推动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
发布时间:2020-10-29 15:34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吴晓玲 李志亮 A+A-
-分享-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一批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必须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领,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立德树人,让学生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在筑梦、追梦和圆梦中实现自我价值。
  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时代新人,就需要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将思政工作队伍建好、建强。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则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任,二者均是高校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担负着为新时代培育新人的使命。高校必须积极推动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切实发挥好育人合力,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同频共振,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落地落实。
  推动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要树立起“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思政课教师则主要在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两者的工作内容虽然有所差别,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者,两者都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并适时地根据时代发展、党和国家的需要,立足学生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全面发展。高校要树立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念,将两支队伍的建设、发展以及作用的发挥统一起来,一体化规划、一体化推进,切实推动两支队伍更好地融合,共同致力于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克服两支队伍各自为政,各自实施思政教育的错误观念。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规划以及实施中做到两支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协同育人理念贯穿到思政工作实施的全过程。
  推动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要建立起“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体制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实施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切实为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就要推动高校思政工作的有力领导,建立和完善思政工作开展的领导机构,尤其是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和领导,并在制度、经费、培训以及晋升等方面提供保障。比如通过开展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的常态化,加强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切实实现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思想统一,目标统一,集中发力。其次,高校应该着力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建设”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两支队伍的交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辅导员工作中,可以通过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群体、更广泛地接触思政工作的实际案例;同时也可以通过打造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培养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师,发挥其思政工作实际经验丰富的优势,结合学生特点,讲学生爱听的、身边的思政故事,从而更好地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两者“融合建设”,推动两支队伍常态化组织“思政工作沙龙”,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政工作研讨和实践,推动两支队伍“强强联合”,为协同育人提供支撑。
  推动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要建立起“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知行合一模式。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学生动态、关注环境变化。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就是要共同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共同致力于聚焦思政工作前沿,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引领学生全面提升。二者协同育人就是要积极推动“主渠道”延伸,做好“实践阵地”对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锻炼等成长平台的搭建,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更紧密地结合。思政课教师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渗透“实践”的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脱离实践的说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辅导员在主导社会实践、日常学习生活、学生干部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融入“政治理论”因素,让理论在实践中深化,让实践在理论指导下提升,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真正让学生将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和实践的感悟与提升贯通起来,在实践中坚定信仰,树立信心。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还要共同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协力解答学生思想困惑,要不断激发学生对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国内外发展趋势关注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四个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成长进步,同时也要做好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更好地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实现两支队伍在知行合一中共同提升,共同成为学生身边的思想引领者,做学生信得过的疑惑解答者。
  推动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整合两支队伍的优势,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同时结合学生需求和成长特点,不断推动两支队伍在立德树人共同目标上的有机统一,共同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吴晓玲、李志亮,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此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吴晓玲 李志亮

编辑:史守静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