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的“怀抱”养不好孩子
发布时间:2020-11-10 09:52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刘波 A+A-
-分享-

据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前不久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有心里话藏在心里谁也不说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为70.0%,有心里话跟同龄朋友说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比例为69.8%。而心里话经常跟爸爸、妈妈、老师、祖辈说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要比前两者低得多。

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时代,中小学生可以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接触到短视频是非常容易的事。短视频具有“奶头乐”产品的性质,中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如果沉迷其中,从危害上来说,和沉迷网络游戏是差不多的。因此,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而言,就是要未雨绸缪,减少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可能性。中小学生在短视频上会花多少时间,是否会沉迷其中,家庭的作用至关重要。

从《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来看,有着和谐人际关系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要比有话藏在心里谁也不说以及有心里话跟同龄人说的中小学生低得多。可以说,中小学生沉迷短视频的背后是心理问题,是内心的孤独和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宣泄,或者说是现实中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他们可以在短视频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后,会在不知不觉中投入短视频的“怀抱”。可见,让中小学生少接触短视频,避免沉迷短视频,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如和谐亲子关系构筑网瘾第一道防线一样,要让中小学生避免沉迷短视频,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在构建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上多下功夫。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心理支持者,要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家庭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当孩子心里有委屈或者感到困扰的时候,让他们愿意跟父母倾诉,以及时化解孩子的心理烦恼。在使用网络上,父母要给孩子作出榜样。如果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老是刷短视频,孩子也会形成这样的习惯,且父母对孩子少用或者不用短视频的要求,也很难得到孩子的认同。

在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上,父母如能引导好孩子适度使用短视频而不为短视频所控制,这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中小学生若能适当地使用相应的知识性的短视频来促进自己的学习,也是数字时代利用网络促进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适度使用短视频,不为短视频所绑架,这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网络素养。让孩子避免沉迷短视频,父母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角色绝不能“缺位”。(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波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