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月薪超本科生?供需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0-11-11 09:11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孙庆玲 A+A-
-分享-

  近日,“蓝领”月薪超大学生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又引起了新一拨的讨论。有网友感概“读书无用”,显然这是对“读书”有什么误解;也有的认为别管“蓝领”还是“大学生”,学习能力才是关键,而这在笔者看来也偏离了重点。因为在就业市场上,有时能力不是决定性因素,供需才是。

  道理很简单,举个例子,之前斗南花市一位“卖花人”告诉笔者,自己每天来到花市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花市其他摊位都卖什么花,如果卖满天星的人少,自己手里的满天星就涨价,所以他经历过“一扎满天星卖40元”的好光景,但若卖的人多,就不得不“贱卖”。他说自己即便卖了这么多年花,“还是会摸不清规律,每次交易都像在赌运气”。

  按照这位“卖花人”的逻辑,现阶段蓝领们的“运气”不错。正如媒体报道中分析,随着三季度消费回暖和“双11”的刺激,不少制造工厂订单明显回暖,以蓝领为主的制造业用工迅速走俏,多地开始争抢蓝领工人,而就业市场也正在出现人才工资倒挂的现象:不少蓝领工人月薪过万元,大幅超过了本科生等群体的平均月薪。

  在笔者看来,所谓“运气”多升腾于供需不平衡的裂缝。供大于求则“市值低”,大家一拥而上扑向某一职位,甚至会加重就业竞争中出现“内卷”现象、人力浪费以及一些“需要靠关系走后门求职”的不公平现象等;供小于求则“市值高”,蓝领月薪超本科生也不足为奇。

  说到这里,近日笔者也听到有正在求职的研究生吐槽自己所在的某“万金油”专业今年就业格外难。不禁想到一句话,“不能解决就业的校长不是骗子”。细想,这话也并非全无道理。

  市场需求变幻万千,就业也如一盘变幻莫测的棋局,高校、学生都是其中的“下棋人”。高等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答案之一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这其中也包括要培养市场、产业需要的人。

  这就意味着,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市场供需关系等来设置自己的专业、教学、师资等,而不仅是按照学校管理、专业设置、师资配置等“惯性”来培养我们容易培养的人,不然“招生一时红火,就业难倒一片”。

  教育不是“赌局”,高校不是“卖花人”,在育人上也不能凭“运气”,而要摸清规律,摸清就业市场的需求也许是学校发展的王道。(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孙庆玲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