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都是服务业”背后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25 09: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近日,张雪峰的言论又一次冲上了热搜榜,一句“文科都是服务业”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而他后续的“道歉”,更是毫无诚意。

  近年来,随着“文科无用论”等唱衰人文学科的论调再次抬头,有的教育博主借机收割流量,向一些本就迷茫的大学生贩卖焦虑、兜售自己带有功利取向的价值观。比如,之前的“众多知名高校取消新闻专业”,就是一次自媒体精心策划的“营销”,让很多学生为此焦虑不已。

  我们回到张雪峰言论的本身,就会发现其只是一句漏洞百出的情绪化宣泄,为之愤怒则大可不必。首先,服务业并不代表“低人一等”的工作,更不是张雪峰所谓的“舔”。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国民经济产业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二、三产业。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与工业而言的,其发展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结构是否优质均衡的重要指标;服务业更不以文科、理科为划分标准。既然服务业是我们产业中如此重要的一环,那么为什么要以“毕业后从事服务业”为耻呢?换言之,选择理科,难道是为了逃避“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吗?

  不仅是服务业,在每个行业中,理科与文科都做不到完全割裂,都需要文科与理科专业互相支持着进步——没有理工学科,则没有技术上的创新与进步;没有人文社会学科,我们的发展将失去目标与方向。

  梳理张雪峰前前后后的观点后不难看出,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倾向。在情绪化地贬低文科的同时,他也夸大了理工类学科的优点,促使很多学生对某些理科专业盲目“无脑冲”,却忽视了自身的需求和特长,到头来仍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张雪峰的“建议”,恰恰迎合了一些受众心中潜在的“好逸恶劳”思想。选择哪个行业,起步都不容易,即使是理科专业,也不是一劳永逸,更不是让毕业生学成之后享福的。新时代的学生同样不能忘记,要抱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去学习、去工作,去做出自己的事业。

  张雪峰的观点往往将一种精致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包装在朴实、实用的外壳之下,深藏着傲慢与偏见。学生看似找到了成功的捷径,实则在功利主义的旋涡越陷越深。

  术业有专攻,张雪峰是解读考研起家的,在研究生报考择校方面颇有见地;但在这之外,每门专业都有自身的深奥学问,不是一个考研指导教师三两句话就能否定的。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对待专业的选择上往往缺乏长远的眼光,容易人云亦云。实际上,无论理科还是文科,最终能够在其专业内脱颖而出的,都是这个领域内最敬业好学的那批人。一名学生即使读了所谓的“好专业”,如果不能坚持钻研、保持热爱,也同样不能在这个领域内走得很远。

编辑:白天

审核:袁琳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