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亚运会今日在杭州闭幕。回顾这场亚洲规格最高的体育盛会,一个细节不容忽视,来自各地的00后、10后学生运动员在赛场上崭露头角,为中国代表团在奖牌榜上一骑绝尘贡献了重要力量。
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
其实,不仅是亚运会,再往前数,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在今年多个国际赛场上,这股青春力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和希望,充分展示了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的健康活力。这其中,不乏来自山东校园的少年运动健将。
出彩的成绩背后,是近年来山东乃至全国不断深化体教融合的必然结果。
一
在过去的社会认知中,竞技体育是专业队的事,教练从各地挑选好苗子,在体校或专业训练中心从小练到十几岁,能出成绩,就一步步往省队或者国家队输送。当然,大部分没有出成绩的就被自然淘汰了。
当下,这种方式虽然在一些体育项目上依然存在,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基本保障整体上已经由学校和社会承担起来。
实际上,如今的学校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幅减轻,对各类体育运动的兴趣日趋浓厚。在不耽误文化课的前提下,不少孩子在各种体育项目上取得了佳绩。像这次亚运会上成为我国最年轻亚运冠军的济南13岁女孩崔宸曦,就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
从学校层面看,在大力发展校园体育的同时,挖掘特色体育成为了新的体教融合方向。很多中小学设立了专门的校队,聘请了专业的教练员,对有潜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举例来说,今年7月,济南历城二中女足夺得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一时间,这支“能踢能学”的校园球队获得了社会广泛的称赞。在山东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两年多之际,这所学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全省体教融合的最新成果,证明了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育人道路不仅能够走得通,而且能够走得好。
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上,济南历城二中女足七连胜夺冠
二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于在学校里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认为他们参加体育训练是学习不好而为之,是为了升学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样的错误观念甚至一度发展到,少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上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就是耽误文化课学习。
实则,没有体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体育,也不是牢固的体育。从规定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让每个青少年较好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再到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可以说,进入新时代以来,体育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塑造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深化新时代体教融合就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之路。
济南槐荫区培新小学学生展示特色体育武术学习成果
三
其实,体教融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大力提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今天,它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深化新时代体教融合,是推进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明显降温,校内服务有效提升。校内和校外的负担减轻了,青少年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感兴趣的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不可偏废其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基础性作用不容忽视。深化体教融合,实际就是要在教育中深化体育的育人功能,以体树德、以体增智、以体育美、以体促劳,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
深化新时代体教融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国之大者”对学校体育和教育工作的要求。将教育元素引入体育领域,将体育元素融入教育实践,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将有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同发展。
诚然,在推动体教融合、培育时代新人的道路上,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依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你是你我是我”的问题,需要在青少年体育服务、竞赛和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经费保障、督导评价机制等方面作出更多大胆尝试和探索,用好用足各类政策,早日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东经验”。
但毕竟,体教融合正在得到多数人的认同。无论是火爆全网的贵州“村超”,还是八方来客的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全社会上下对体育的育人功能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入的认识。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深化新时代体教融合,我们在路上。
作者:李勇
编辑:王煜玲
审核:周玉森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