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教育培训分期陷阱
发布时间:2019-08-09 09:15 来源:新华视点 A+A-
-分享-

花数万元报名英语培训课程,被忽悠办了“分期付款”,却莫名其妙地背上网络贷,而且每月还款金额还占去工资一半,不按时还款的话,个人征信记录就会受影响……“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多地出现参加英语培训的消费者落入“预付式+消费贷”圈套的现象。

英语培训课程动辄上万元,让不少有心充电的人士“望价却步”。于是,培训行业想出了“预付式+消费贷”的招,为消费者提供学费分期付款服务。这貌似是一个既减轻消费者支付压力又让培训机构、网贷公司有钱赚的双赢妙招,然而,坏就坏在营销手段上。有些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压根不告知消费者这是网络贷款,也不告知贷款利率及每月还款金额等重要信息,更不告知贷款逾期的后果——高额罚息、影响征信甚至构成犯罪,仅说些“可分期付款,每个月只有几百元”“不用你付,利息是我们来支付的”之类的甜言蜜语,只求速速将消费者套牢。消费者需要明明白白消费,显然,这种忽悠式营销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有甚者,个别培训机构在将消费者套牢后,或货不对板服务大缩水,或者直接关门跑路。消费者在享受不到应有服务的同时,却迫于贷款合同中违约条款的压力,不得不咬着牙继续还贷,权益遭受双重损害。

消费者的权益谁来维护?培训行业这种“预付式+消费贷”侵权纠纷涉及教育、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相关部门应加大联合监管力度,共同打击侵权行为。对于消费者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培训机构应重点调查,及时查处。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防范。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可能是“陷阱”。别光听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要多问、多了解,看清楚合同里的条条款款,当然,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还款能力。总之,与事后维权相比,事前防范更容易,也更重要。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