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家庭教育须采取科学手段
发布时间:2023-05-11 09:4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董其彬 A+A-
-分享-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即使最好的学校教育也无法填补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鸿沟。如果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那么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就会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育子过程中,为人父母者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

  要适时夸奖孩子,切忌当众揭孩子的短处。自信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能提高做事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家长运用夸奖这种“利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养成顽强、坚韧的性格,从容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例如,男生小豹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因此很沮丧。我和他的爸爸交流后达成如下共识:每天放学前,我把小豹在学校里取得的进步或身上出现的闪光点告诉家长;等他回家后,家长针对他的进步或闪光点予以夸奖、表扬,说一些“你太棒了”之类的话,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激发他的自信心。一段时间后,我明显感觉到小豹变得更努力了。

  要着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性格,不可溺爱孩子。有些孩子之所以独立性差,是因为父母对其溺爱。殊不知,溺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有的家长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以致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生活上不能自理,学习上也毫无起色。例如,我班女生小琪,父母对她百般宠爱,致使她成了全校有名的“妈宝女”。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她就乱发脾气,甚至逼着父母替她完成家庭作业。我多次找其家长谈话,但是他们就是不配合。最后,小琪成了“问题学生”,只好转学走了。

  不可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有许多家长因自己的梦想未能实现而后悔、烦恼,就将自己的心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以致孩子肩负着不堪承受的重任。孩子是有思想的个体,不是任凭家长摆布的木偶,所以家长不能盲目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比如,我班男生小李的妈妈“望子成龙”心切,经常自作主张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还给孩子布置一些额外的作业,以致小李产生了逆反心理,经常顶撞她。鉴于此,我在家访时严肃地将此举的不良后果告知了小李的妈妈。但是她一时转不过弯儿来,与我争论了一番。后来,我利用家长会再次向她提出建议,她才想通了,愿意改变教育理念,不再给孩子加压。

  要常与教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也就是说,在育儿过程中,家长“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还要争取得到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的支持。否则,为人父母者很难完成育人的艰巨使命。小月是一名懂事的女生,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好,但是不爱学数学这门课。她的妈妈主动与我沟通,告诉我:“小月在家里爱看小说,对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不感兴趣,经常应付了事。我一干涉,她就生气。怎么办呢?”我给她支招儿:“请你告诉孩子:多看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但不能忽视其他学科。同时,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规定好写数学作业的时间。”过了半个学期,小月有了明显的改变。(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董其彬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