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临沂 > 正文
共筑校园安全 临沂:1231辆校车温情守护学生上学路
发布时间:2022-12-05 15:5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朱玉妹 庄健 丁明伟 徐莉 A+A-
-分享-

  周一早上,学生们还在家吃早饭,隶属沂水县高庄镇中心小学的3辆校车便已出发。3辆校车往返于11个村之间,为201名学生提供上放学接送服务。“守护校车安全,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上周,还有小朋友送给我小红花哩。”司机王师傅提及日常工作和学生们时,脸上总洋溢着笑容。

  “我们小学临近342国道,每天车流量很大。以前,我接送孙子上放学,单程就要骑行40分钟。我上了年纪,身体吃不消,多亏咱们的校车,解决了孩子上放学出行问题,我们省时省力也更放心了。”家住崖北头的王阿姨说。据了解,在沂水县高庄镇中心小学就读的许多农村学生居住分散且较远,未开通校车之前,多数学生都是由爸爸妈妈或者年迈的爷爷奶奶开电动车、农用车或三轮车接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叔叔再见,我去上学啦。”高庄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校门口和司机叔叔挥手告别。“司机叔叔可好了,每天接送我们上放学。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了,但是没关系啊,叔叔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一名学生说。今年以来,临沂市从安全驾驶技术、应急处置能力等多个方面对校车驾驶员、随车照管员等进行了深度培训。沂水县更是以“温暖校车”为目标,把校车工作人员培养成学生上放学路上贴心的叔叔、阿姨。

  临沂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科科长刘真真表示,为保障校车运营安全,全市先后成立了14家校车服务公司,目前运维管理制式校车1231辆。校车公司对每名校车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的家庭情况、心理健康状况、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等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台账,落实预防和管控措施,坚决杜绝带“病”上岗、带“病”上路。

  兰山区翔飞校车服务公司经理田建峰介绍说:“我们虽然是公司化运营,但更多的还是接受政府领导、行业指导、社会监督,每个学期,公安、教育、交通运输等单位都会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检查,以县区为单位,全面建立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安全管理动态台账,有关部门、专家通过实地检查、台账分析、随时跟车抽查等方式,认真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

  校车运营实行“一车一档”,建立“户籍化”档案,投入使用的校车均配备灭火器、防撞钢梁、防爆轮胎。每天校车开出前,驾驶员会对校车的水电气、外观、仪表盘、灯光进行巡检,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运行中,每辆校车均配备一名随车照管员,详细记录上下车学生情况,提醒学生系好安全带,不要在车上吃喝东西、写作业。

  临沂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广江介绍说:“除加强对校车和随车人员的安全管理,我们还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公开信、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做好家校沟通,引导家长不雇用无资质的车辆、驾驶人接送学生,教育学生不乘坐不合格车辆上放学,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

  据了解,临沂市还主动公布了市县教育部门安全隐患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各学校、幼儿园也在校门口显著位置公开了举报电话,针对违法接送学生车辆和校车违法行为进行公开举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保障学生校车出行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维护校园周边秩序。“我们在学生上放学等重要时段引导学生遵守交通秩序,积极争取公安交警部门的支持,在交通流量大的学校和幼儿园周围派驻公安交警和协管员,在学生上放学高峰时段加大值勤力度,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临沂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发舜表示,“校车安全不仅是一段路程的安全,而且是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信任。我们努力保障好孩子上放学路上的每段路程,让孩子开开心心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校车安全守护,永远在路上。下一步,为实现“安全上学路”的目标,临沂市将持续规范校车公司运营管理,加大对非法接送车辆的查处力度,严把校车安全管理的各个关口,全力保障广大学生生命安全。刘真真表示:“学生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家长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将坚决守护好孩子们上放学安全,保证每段路程都能让家长放心。”(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朱玉妹 庄健 丁明伟 徐莉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临沂市: 让学前融合教育助力每个孩子成长

“孩子现在能主动参与同伴游戏,还能完成简单的手工作品,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近日,在沂南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的家园交流会 ...

07-07 09:0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