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处处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她坚持“兴趣化、现代化、特长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在班级管理中,陈粟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优势,以班会为平台,加强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渗透,坚持“知鬓心,救其失”“尊其人,润其心”的原则,从学生的心灵源头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2020年,她被评为“齐鲁最美教师”。
自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以来,陈粟一直致力于农村教学,希望把自己的所学都能运用到农村教学中去。为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内在美,陈粟学习并且引入了“吟诵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她特别注重教学反思,加速专业成长,营造美好的诗意课堂,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至今,她潜心研究古诗吟诵教学,多次参加讲课比赛,并于2019年12月获得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优质课大赛特等奖,2020年主持了区级立项课题“国学教育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实施”。陈粟积极参与课题科研工作,在读研的时候就写下了3万字的语言学类毕业论文,参加工作后又多次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除此之外,她热心指导青年教师讲课。她立志将自己的所学全部投入乡村教育教学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乡村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没有真挚诚心的付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对远离父母求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和他们接触的机会最多,几乎就是他们最近的亲人。为此,陈粟经常利用饭后、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中间,嘘寒问暖,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生活上,陈粟成为他们的“参谋长”;在学习上,陈粟做他们的“领航者”。教学中,陈粟常常利用批改作业的时机,面对面和学生一起梳理学习与思想状况,或表扬,或提出中肯的意见,让学生在自信中前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陈粟以“尊重”为中心,以“我是学生”“学生就是我的孩子”为基本点,让每名学生都为班级出谋划策。陈粟采用了“一条船”“一杆秤”“一扇窗”的班级管理“三部曲”模式,让亲情、理想这两杆秤衡量自己的行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陈粟还通过微信、QQ等记录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坚持把班级生活用照片记录下来,建立家长联系群,形成班级教育合力。(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编辑:王骄
审核: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