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代表的“心”事——记全国人大代表窦延丽和她的“成长动力营”
发布时间:2023-03-13 16: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李令涛 A+A-
-分享-

  “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联合成立心理健康保护的专门机构,政府提供资金保障,建设好人才队伍,要融合单位机构、社区和村居,形成健康教育的防护网。同时,要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实验中学常务副校长窦延丽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她是学生口中的“窦妈妈”,也是学生家长信赖的“窦大姐”。1965年出生的窦延丽出身书香门第,家族八代都曾出过教书先生。1987年,22岁的她成为一名初中教师。2004年,她创办了聊城市第一家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向社会公布了援助电话。2005年,她参加了团省委青少年心理健康救助团队。2009年,她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近20年来,她省吃俭用,先后花费十几万元到全国各地学习心理咨询实操技术。

  2014年,窦延丽创办了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室。经过10年的运营,这个咨询室逐步形成了以入学课程、升级课程和毕业课程为主要内容,以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生命教育和学科融合为主要特色的“成长动力营”,帮助近千名学生解决了厌学、暴力和叛逆等问题。“成长动力营”秉持“激扬生命活力”的理念,以“文化浸润、课程引领、活动激发”为活动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她所在的聊城市实验中学给予大力支持,投资160万元建成了近1000平方米的心理教育中心,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放松室、宣泄室和个案辅导室等各种功能用房设施齐全。在窦延丽的带动下,学校先后有98人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35人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

  “你都不知道她这些活儿是咋干出来的!”她的名师工作室成员范凤丽说。在同事心目中,窦延丽干起工作来很“拼”。10多年来,窦延丽为每一级新生都建立了心理档案——学生们往往把自己的日记当成“小秘密”,但他们相信 “窦妈妈”,会主动与“窦妈妈”分享自己的日记。小明(化名)曾是全校闻名的“混世魔王”,不仅吸烟、酗酒、打群架,顶撞教师、迟到旷课更是“家常便饭”。窦延丽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在天津打工,好几年都没回家看过他了。后来,爸爸突然一个人从天津回来了,小明这才知道爸爸妈妈离婚了。他接受不了,于是离家出走。窦延丽及时给予小明安慰和爱抚,帮助他的爸爸用爱融化了孩子心里的坚冰。后来,窦延丽又帮小明的爸爸找到了一份工作,让这一家人的生活走上了正轨。小明的爸爸逢人就说:“窦大姐真是俺家的恩人哩!”

  在窦延丽的努力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情绪障碍和偏差行为发生率逐年下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指标提高了35.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17年,聊城市东昌府区初中学校率先应用窦延丽“成长动力营”的成果;2018年,实现了聊城市初中学校全覆盖; 2020年至2022年,在省内外27个县市、196所学校推广,形成了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余家媒体予以报道。现在,窦延丽每周二晚义务开设“智慧父母沙龙”,每周三对行为偏差学生通过“成长动力营”进行团体辅导,每周五开设家长学校讲座……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受邀作为家庭教育讲师在线上提供心理健康疏导服务,做网络直播讲座136次,接听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上千人次。她自愿加入市、区妇联和心理咨询师协会组织的婚姻调解志愿团队,个案辅导家长5000余人,疗愈转化学生2000余名,使1568个家庭脱离困境,挽救濒临破裂婚姻500余例。她主持的“窦延丽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开展直播讲座46场,线上支招小视频180余个,线上心理辅导个案118个,辐射受众60万人次。此外,她还是聊城市总工会、聊城广播电台《水城夜话》心理访谈栏目的特约嘉宾……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初中教育界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每年都会提出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议案。在她心中,领航学生心海,让学生心向光明,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李令涛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他,留下了永不停息的“心跳”

他是中国医生张军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医疗队队长。

08-04 09: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新时代 大美育

魏凡俭,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 ...

08-08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暑假,是教师找回自己的季节

于一名教师而言,用心经营家庭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懂得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08-09 15:15中国教师报微信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