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个中心,坚持把群众的痛点、难点、堵点作为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要紧事,持续深化教育便民服务改革,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推进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让群众“家门口”上普惠园。为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市政府出台《日照市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幼儿园作为土地出让时招拍挂的前置条件,由开发建设单位与新建小区同步建设,建成后无偿移交当地政府。坚持分类施策、“一园一案”,对已建成小区未规划幼儿园的,将小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改建成幼儿园;对产权、土地权仍属于开发商的,教育部门与开发商签订办学协议,永久性使用权归教育部门所有;对原来已办成高收费幼儿园的,通过动员开发商降免租金、政府回购、回租、补贴等方式,办成普惠性民办园。创新引领、规划到位、建新补旧、即建即收的配套园整治“日照经验”得到教育部、省政府充分肯定,入选教育部“2019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山东省2019年度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典型案例。2019年,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
二、开展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让群众“四点半难题”不再难。将课后延时服务纳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政府主导、财政保障、学校实施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全学段课后服务改革,实现了学段、学生、时间、服务质量、资金“五个全面保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区县财政按每生每年120元的标准提供经费,市财政给予20%奖补,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不断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陆续建立了课后服务课程70余门,初步构建起以答疑辅导、课外阅读、特长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目前,全市363所中小学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惠及学生25.9万,占学生总数的87.5%,群众满意率达99.49%,彻底解决了“放学后家长不能按时接管孩子”的难题。
三、实施义务教育入学“一网通办”,让群众“零证明”“零跑腿”入学。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推进招生平台建设,重塑招生入学流程,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公安、住建、人社、市场监管等5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常驻人口信息、交易网签合同信息、租赁备案信息、个人参保信息、个体工商户登记信息和企业法人基本信息等7项数据资源全部纳入招生系统,彻底打通了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的堵点和难点,同时将招生平台接入“爱山东”APP,群众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办理入学手续,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零证明”“零跑腿”。
四、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让群众“出家门”就能锻炼。教育等五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按照“安全第一、坚持公益、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全市率先改造提升100所学校向社会开放,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将该项工作列入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区县财政预算,给予每校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运转经费,为学校场地设施维修维护提供保障。目前,100所学校已全部向社会开放,全市约有27万人次到学校进行了体育锻炼。
编辑:史守静
日前,日照市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在五莲召开。在观摩了五莲县实验小学的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路演”现场后, ...
根据《日照市校外培训黑白名单和收退费风险预警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和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 ...
近日,日照市委教育工委组织专家对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进行评审,共评选出100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其中,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