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日照 > 正文
日照市教育局致全市师生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1-01-25 20:49 来源:日照市教育局 A+A-
-分享-

尊敬的家长朋友,各位老师、同学们: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我们共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市广大师生和家长同心协力,统筹做好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交出了一份实干担当的历史答卷。在此,我们对在过去一年里不计辛苦、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对理解配合、守望相助的广大家长和同学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努力。寒假即将开启,春节即将到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防控措施丝毫不能松懈。为了广大师生和家长共同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祥和、愉快的假期,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强化个人防控意识。大家要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每个人都是安全教育、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都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国家的疫情防控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能有侥幸心理。要持续关注国家、省、市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动态信息,包括中高风险等级信息及确诊病例行动轨迹,自觉做到疫情防控不懈怠,认识疫情不恐慌,正确辨别不信谣,自觉制止不传谣。
二、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师生和家长要科学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加强个人防护,养成不乱摸、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卫生习惯,形成“一米线”、公筷制、分餐制等生活方式。加强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勤晒衣服和被褥等,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等三类场所,如到以上场所务必认真佩戴好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自觉与其他乘客保持间距。尽量避免走亲访友,避免组织参加聚餐、聚会,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家庭及私人聚餐等活动也要尽量减少,如有组织尽量控制在10人以下为宜。
三、合理安排假期出行。坚持“非必要、不出行”原则,春节期间尽量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日照,避免前往境外或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确因特殊情况需离开本市的,须提前了解途经地和目的地疫情防控形势、政策和要求,并提前向孩子就读学校报备目的地、出行时间和返程时间等信息。出行期间时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细致做好个人防护,并做好健康监测。
四、科学规划寒假生活。各位家长要引导孩子科学居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珍惜时间、合理规划假期学习与生活;开展好假期阅读活动,多读书、读好书;劳逸结合,适当参与家务劳动;注重用眼卫生,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提倡居家自主学习或线上学习,确需到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学习的,要选择有资质、疫情防控规范的机构,签订好培训合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遵规守纪、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的良好品德。假期间,学校或教师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或家长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如有此类情况家长可向教育部门投诉举报。
五、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按照属地防控要求,每天对体温等健康状况实行晨、午检,坚持向学校“日报告、零报告”。出现确诊、疑似病例等情况,要及时向属地疾控、社区和学校报告。一旦出现发热(超过37.3度)、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须及时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主动告知活动轨迹及接触史,配合诊疗、进行核酸检测;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保证饮食卫生安全。注重食品安全和各种流行疾病预防工作,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进口食品检疫信息,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及未经检验检疫的食品。购买海产品、禽畜等冷链食品时一定到正规商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注意养成个人良好饮食习惯,食品烹饪前要彻底清洗干净,食物要煮熟煮透。处理生熟食品的菜板、菜刀及容器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严冬必将过去,春天马上来临。”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孩子们的健康和成长!恭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祝同学们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日照市教育局

2021年1月25日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五莲县:“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教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那时候啊,我们饿着肚子也能打胜仗,靠的就是不怕死和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信念!”近日,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部分师生 ...

08-04 09:3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日照市38名音乐教师同台竞技,美育教育展风采

7月29日至8月1日,由市教育局主办、东港区教体局承办的“日照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在东港区枣庄路小学举行。

08-05 09:59日照教育发布

事关日照市中小学生!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印发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发展,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教育局发布《 ...

08-20 08:42日照市人民政府网站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