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日照 > 正文
日照市东港区:“合十为一”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发布时间:2021-05-31 14:1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A+A-
-分享-

2020年,日照市东港区对西湖镇辖区的10所中小学“做减法”,整合西湖镇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及8所教学点,设立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日照市东港区西湖实验学校,实现“合十为一”。该区通过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和学校建设,把学校数量的“减法”变成资源聚集的“加法”,提升了各类教育资源使用效能,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为解决农村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东港区作为主城区,存在城区生源增长快、乡镇小班额学校多、教师分配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最大化利用各项资源,该区着力推进农村合班并校和城区新校建设工作。

西湖镇整合前共使用事业编制185个,其中西湖镇铨元小学在校学生只有10名,开设2个班级;整合后可收回编制98个。此外,陈疃镇、三庄镇、后村镇等多个乡镇也逐步推进合班并校工作,通过教学点撤并和学校整合,在提升乡镇教育资源效能的同时,将节省的编制用于填补城区学校因生源剧增带来的空缺。同时,西湖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立也使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操场、篮球场、阅览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设施一应俱全,智能教学设备配套更新;学校新建的食堂能够同时容纳全校师生用餐;校舍实现楼房化,墙面、床铺、窗户、卫生间等焕然一新,每晚都有教师担任宿管,保障学生的住宿安全;专门开通9条校车线路,并为贫困学生减免了费用。目前,东港区正计划对陈疃镇、三庄镇等乡镇继续探索学校整合,进一步优化教师编制资源,促进东港区教育事业提档升级。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东港区坚持一手抓交流轮岗,一手抓教研水平,聚力打造过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加强“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基础上,落实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现教师双向流动,一方面,每年定期从乡镇选聘一批急需学科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为乡镇培养教学骨干;另一方面,从城区学校精选一批教学能力强、经验足的教师到乡镇支教,不断提升乡镇教学水平。同时,将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安排到乡镇一线锻炼,激活城乡教师资源,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2020年,东港区45名省属免费师范生按计划全部安排到基础教育薄弱的乡村学校,补齐农村教师短板,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合理分布。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解决了教师原来专业不对口,跨专业、包年级教学的问题,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让教师把心思都放在研究课程、研究如何提升教研水平上。西湖实验学校设立之前,西湖镇范家庄小学的体育教师王榕在教授学生体育的同时,还要负责学生的语文课、自然课,十分辛苦;整合之后,王榕专职做起了学校的体育教师,学生多了,他的成就感也随之而来。

做实配套服务保障

围绕教育发展的热点、堵点,东港区做实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立后的集中配餐、课后服务等配套服务保障。

为保障学生吃上营养午餐和解决家长中午接送等难题,按照“安全营养至上、分期推进实施”的原则,该区致力打造“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安心”的营养工程、安全工程、民心工程。首期13所主城区学校已开展午间集中配餐服务,着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开设作业辅导、书法、创客、音乐、篮球等课程,积极探索推进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了课后服务“因地制宜、各有特色”的局面。南湖镇中心小学结合镇域实际,针对学生家长外出务工早等情况,将课后延时服务渗透到早、中、晚,充分发挥乡镇教师的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宣传家乡历史文化名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博学勤奋的刻苦精神,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西湖实验学校依托西湖镇状元故里,深入挖掘“状元文化”,在学校打造“状元文化墙”,开设校本课程“焦竑”,让状元文化进校园,传承历史,开启未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特约通讯员  李波  王绍强)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五莲县:“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教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那时候啊,我们饿着肚子也能打胜仗,靠的就是不怕死和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信念!”近日,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部分师生 ...

08-04 09:3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日照市38名音乐教师同台竞技,美育教育展风采

7月29日至8月1日,由市教育局主办、东港区教体局承办的“日照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在东港区枣庄路小学举行。

08-05 09:59日照教育发布

事关日照市中小学生!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印发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发展,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教育局发布《 ...

08-20 08:42日照市人民政府网站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