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日照 > 正文
打破常规 巧用时空 放开限制 释放天性
五莲县科学打造中小学“阳光”课间
发布时间:2024-12-23 10:2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何乃华 刘昕 A+A-
-分享-

  近日,上午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刚响,正在五莲县实验小学三年级(18)班上课的数学教师孙启华就宣布下课,并迅速组织学生按照学校确定的顺序和路线下楼。约2分钟后,原本寂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操场上,小跑的、远跳的、追逐的,热热闹闹;教学楼前的小活动场上,跳绳的、踢毽子的、丢沙包的,热火朝天;微型足球场和篮球场上,运球的、防守的、射门或投篮的,角逐激烈……

  “这是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阳光’课间活动的情景。因为在校生多、活动场地有限,所以,我们只能错时让学生参加课间活动。”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王道芳介绍说。

  去年以来,五莲县教体局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以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巧用时空、放开限制、释放天性,创新打造“阳光”课间,有效破解了原先课间活动时间不足、空间有限、项目单一、限制过多等问题,真正把课间搬到阳光下,让学生在阳光下活动、在阳光里健康成长。

  针对城区学校在校生多的实际,五莲县教体局教体管理科会同各城区学校,在认真调研和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定通过缩短上课时间、延长并错峰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从容的课间时间。为此,各城区学校结合实际,统一设置了30分钟大课间、20分钟中课间和10分钟小课间3种类型的课间,实现了每个年级每天1次大课间、2次中课间、2次小课间的课间活动布局。同时,学校错时安排各年级的活动时间,既充分利用了活动场地,又避免了学生上下楼梯拥挤的问题。

  “课间时间当然越长越好啦!以前是10分钟,我们要做课前准备、去洗手间,外出活动还要上下楼。那时候的课间根本不够玩儿呀!”育才小学五年级(1)班女生郑雅琪说。

  为解决城区学校活动场地少、空间不足的问题,五莲县教体局教体管理科指导各学校在努力拓展活动场地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校园内体育运动场地,积极探索“小场地”活动方式,让操场、楼前、楼后、过道乃至楼顶等每一寸活动空间都得到有效利用。实验小学在问志楼楼顶安装了围栏后,划分给教室在高楼层的班级使用,既缩短了学生到户外的时间,又拓展了活动空间,让这里成为课间活动的独特风景。“我们从教室走到楼顶上活动,比到楼下操场省时多了。而且,这里离天空更近,感觉更有意思。”五年级(5)班女生何明曦说。

  “要让课间活动‘活’起来、学生‘嗨’起来,首要的是保证时间和场地。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保证活动项目和内容丰富多彩,并放开活动限制,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五莲县教体局教体管理科负责人苑艳梅说。

  五莲县教体局基于全面丰富课间活动项目和内容,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了“文明乐‘游’,‘戏’享课间”主题活动,面向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征集课间游戏。活动中,共发掘出花样跳绳、五子棋、萝卜蹲、过河搭桥、绳梯健步、皮筋飞舞等100余种传统游戏、益智游戏和运动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县教体局将整理、归类后的课间小游戏在全县分享,供各学校参考选用。同时,要求学校在落实教师课间值守制度以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放开对学生课间活动的限制,让学生充分释放玩的天性。

  “课间就是要让学生尽情地玩和活动。一旦学校限制得过多、过死,就会大大削弱他们的活动热情。”育才小学党总支书记冯启彬说,“过去,学生在教室里、楼道上经常大声喧哗;如今,课间活动帮学生释放了情绪,楼道里反而安静多了,他们听课也更有精力和劲头了。”

作者:何乃华 刘昕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五莲县:“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教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

“那时候啊,我们饿着肚子也能打胜仗,靠的就是不怕死和坚决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信念!”近日,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部分师生 ...

08-04 09:3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日照市38名音乐教师同台竞技,美育教育展风采

7月29日至8月1日,由市教育局主办、东港区教体局承办的“日照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在东港区枣庄路小学举行。

08-05 09:59日照教育发布

事关日照市中小学生!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印发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发展,近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教育局发布《 ...

08-20 08:42日照市人民政府网站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