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积极筹措资金,因地制宜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为乡村教师创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月13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东持续改善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条件》《乡村教师的暖心房:因地制宜 广筑暖居》《乡村教师的暖心房:让乡村教师下得去 留得住 教得好》为题,对山东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情况进行了报道。
《朝闻天下》|山东持续改善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条件
近日印发的《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新建或改造提升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0000套,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周转宿舍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开展乡村教师共有产权住房试点,满足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需要。
《新闻直播间》|乡村教师的暖心房:因地制宜 广筑暖居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明确要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有着20多万乡村教师的山东省,从2019年开始,投入近21亿元,新建、改扩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3万套,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
近期,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的教师周转宿舍交付使用。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王敬是首批住户之一。王敬的家在县城,距离胡官屯镇有50多公里。从教20多年来,她每天早出晚归,往返上百公里奔波。
王敬:“原来都是每天6:30就起床,然后经历一个小时来到这个学校,现在有了周转房之后,为我解决了路上的后顾之忧。不管是刮风下大雪的天气,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路上的交通安全。”
近年来,山东德州市齐河县投资上亿元,先后在8个乡镇建设了总计3.7万平方米的教师周转宿舍,解决了全县2500名教师的后顾之忧。
在济南市长清区,当地因地制宜,利用闲置的校舍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张夏中心小学的周转宿舍采用了1室1卫1厨标准化的公寓式设计。
宋玉洁:“真的没有想到环境会这么好,包括灶台,还有洗漱用品,桌椅什么的真的很好。”
韩庆顺:“原来就是废弃的锅炉房,我们经过翻建新建了标准的教师周转房,既满足了本校的需求,又满足了整个街道全镇的老师的需求。”
位于济南市最南端的山区学校界首小学,则利用学校的闲置空地,规划建起了教师周转宿舍。
戴冬茜:“以前的时候是没有宿舍,这里也是一片空地,有一个花园,利用了这么一个空间,建立了这么一个周转宿舍。下了班之后有自己的这么一片非常温馨的这么一个地方,心里特别踏实,特别有归属感。”
《新闻直播间》|乡村教师的暖心房:让乡村教师下得去 留得住 教得好
为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农村从教。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加快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正在给学生们讲课的王明霞,是山东省2016年招收的第一批省属公费师范生。2020年大学毕业后,她从老家来到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都司小学,成为了一名乡村语文教师。这间摆放着10张上下铺床位,不足一间教室大小的房间,就是王明霞和其他几位老师曾经的宿舍,当时洗漱做饭都要到学校一楼的洗手池和厨房。
王明霞:“如果我们用水的话,需要用这个水桶从一楼提上来,然后再在这烧开了用。”
王明霞:“就感觉这就是家,因为我们在这工作就准备好了扎根在这,感觉到了国家对乡村这一块,尤其是对乡村教师这一块,给了很大的扶持,也给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更有信心或者说更加愿意在这工作。”
截至目前,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楼13座,解决了1200余名乡村教师居住问题,实现了全区各乡镇教师周转宿舍全覆盖。
刘月升:“确保了外地的教师来得了,留得下,住得好,安居乐教。”
近日印发的《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还将新建或改造提升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0000套,对取暖消暑、卫生洗浴等条件薄弱周转宿舍进行改善,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周转宿舍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开展乡村教师共有产权住房试点,满足乡村教师居住和生活需要。
山东乡村教师的暖心房是我国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一个缩影。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再次强调要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支持地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解决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等,为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再上保险阀。(来源:山东教育发布)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