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一周岁了,我们有话要对你说
发布时间:2024-09-10 10:05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鲁教轩 A+A-
-分享-

  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山东教育宣传”也迎来了自己的一周岁生日。

  一年前,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和大家如约见面。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数字化阅读方兴未艾,短视频异军突起,各路自媒体粉墨登场……在人工智能技术一日千里,传媒格局深刻变革的时代,作为一家有着近80年历史和天然红色基因的媒体,我们不旁观、不盲从,选择坚守初心、主动求变。

  一年来,我们全力打造这样一个新媒体阵地。

  以“秉态度、有深度、含温度”为宗旨,立志做大做强全国地方教育系统首个观察类新媒体,紧密围绕教育重点工作和教育民生热点,深入解读教育政策,积极回应社会舆论,为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年后,我们回看走过的道路。

  我们以笔为舟,以声为帆,成为每一个关键节点的见证者、参与者。我们把脚步扎根于当下,积极回应互联网上的每一种声音,又把目光投向未来,向着彼岸勇敢前行,用近300篇高质量原创作品,交出了这份沉甸甸的答卷。

  我们努力做正能量、大流量的践行者。

  越是信息爆炸,越要思想引领;越是众声喧哗,越要唱响主旋律。为了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讲好山东教育故事,我们坚持为主流声音寻找出口,为真知灼见构筑阵地。

  2023年9月10日,公众号焕新上线之际恰逢教师节,稿件《以师者之担当书写强国之大我》为全省一百多万名教师送上祝福,勾勒出生动的齐鲁教师群像。

  此后,《这群少年为何闪耀亚运赛场》,深刻剖析了我国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在国际赛场捷报频传背后的原因——山东乃至全国不断深化体教融合的久久为功;《跨越千里的教育之变》,全方位展示了山东教育人才“组团式”赴甘肃开展帮扶工作和双方结下的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当技能成才遇上职教强鲁》历数了山东职业教育的发展成绩,表明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正不断增强;《这里的中职,“风景”不一样》引导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

  随着一篇篇正能量原创精品的产出,大流量也水到渠成。《唯一整省入选,为什么是山东?》揭示了山东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取得成绩,成为首个全网阅读量10万+的文章;《藏在课本里的山东,你记得哪些?》累计被多个公众号全文转载,并入选“2023山东‘双百’正能量网络精品”评选活动文字精品作品;《家长群又“翻车”,“立规矩”难吗》《别被“满屏高分”迷了眼》《暑假旅游不让发朋友圈,老师惹了谁?》等多篇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和热烈反响。

  新学期教师宣誓 | 图源:第五届山东省“最美校园”摄影大赛/摄影:郭志勇

  我们认真做有个性、有态度的参与者。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场,只有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才能被看见,被记住,被跟随。

  我们力争每一篇评论都有明确的立场,每一次发声都利落而干脆。无论是赞同或反对,批判或中立,都要观点鲜明、言之有物、直抵人心。

  在学期开学之初,面对预制菜进校园,我们发出“不必着急”的呼吁,只要涉及校园食品安全,都应当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公费师范生频频违约,我们认为其违反了契约精神,是对个人长远发展和乡村教育事业的不负责任,最后带来的必然是多输的局面;“萝卜刀”风靡校园,我们提出“堵”不如“疏”,与其一味出于安全考量而使其远离所谓的“危险品”,反倒不如把安全教育与正向引导放在首位。

  在中考高考季,面对“第一学历”歧视,我们认为应当摒弃“一考未必定终身”的错误观念,个人能力才是“硬通货”;面对高考查分数时满屏高分给成绩普通的孩子带来较大压力,我们建议减少对高考成绩的过度关注,让更多人意识到,一次升学考试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面对中高考结束后家长办“升学宴”之风盛行,我们呼吁拒绝攀比和跟风,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和“人情上的负担”……

  精彩校园活动|图源:第五届山东省“最美校园”摄影大赛/摄影:王建军

  我们坚持做有深度、有温度的见证者。

  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从未如此易得。打开手机,目之所及,时间可以被加速,内容可以被压缩……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信息消费的最佳“食粮”。鉴于此,我们选择了最朴素的方式,用有深度、有温度、有生命的文字与读者相见。

  我们剑指混淆大众的谣言。高考招录阶段,一则“山东19万文科考生滑档”的谣言甚嚣尘上,误导了公众,加重了考生及家庭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了社会恐慌。我们第一时间跟进公安部门辟谣,拿出主流媒体加强政策解读、权威发布和热点引导的应有姿态,正本清源澄清谬误,有效挤压了谣言的传播空间。

  我们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课间被“圈养”,我们鼓励学校合理开发利用课间活动,把热闹的课间还给学生,对山东省将传统运动项目和体育游戏融入“阳光大课间”的做法进行推介;冬日严寒,我们推介山东高校利用大数据“隐形资助”学生的办法,在资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充满人性,又精准高效,既雪中送炭,又抚慰人心。

  我们持续发出山东教育最强音。在山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最大程度实现群众办理“零跑腿”,孩子入学的证明材料减到最少,入学手续网上就能办;在山东,历城二中女足在国际赛场战绩辉煌,积极探索并实践了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模式”;在山东,潍坊市以“两项创建”工作为抓手,创新“四项机制”,带领全市基础教育奏出轻负优质“教”响曲;在山东,淄博市全面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构建起“金字塔”型名师培养体系,探索出名师培养的“淄博模式”……

  科普研学中的山东学子|图源:第五届山东省“最美校园”摄影大赛/摄影:王建军

  行文至此,我们未曾忘记,正是山东教育的丰厚底蕴,教育强国建设的优异成绩,人才辈出的优秀教师和学生,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线索,成为丰沃的宣传资源。

  在山东教育稳步前进的路上,在孩子们各项比赛中所向披靡的精彩瞬间,在教师屡获嘉奖的高光时刻,有无数山东教育人的付出和汗水,也有各位读者的喝彩与点赞。

  邮箱里、留言板、评论区,每一篇来稿都闪现光芒,每一场对话都相见恨晚,每一次碰撞都流光溢彩……有你们一路走来的陪伴,我们感动不已,有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动力十足。你们的每一个点赞、分享和在看,我们都备受鼓舞。

  怀揣着教育理想和宣传使命,我们继续前行。

  一年,以历史为刻度,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以人生为标尺,也好似弹指一挥间;以网络为度量,却能有万千之气象。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抵达。时时回眸,不忘来路,才能走得更沉稳,更辽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坚守是最真诚的答案。未来,我们始终与你同在。

  接下来,每个工作日的7:50,我们不见不散。

作者:鲁教轩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与马来西亚联合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点项目

9月22日—24日,我厅组织山东教育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举办山东—马来西亚教育合作重大项目启动仪式,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点 ...

10-01 10:18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发布

9月28日,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发布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山东 ...

10-01 10:21山东教育新闻网

2025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在济宁举办

9月23日至25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教育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的20 ...

10-04 15:02山东省教育厅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