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倡议,牢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让理想信念深深扎根……”
“我们倡议,牢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让道德情操舒枝展叶……”
在刚刚过去的山东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现场的优秀教师代表们发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倡议,这声音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这不仅是他们的心声,更是全省近143万专任教师的共鸣。
今年,我省共评选出526位“山东省优秀教师”,他们不仅是各个教育领域的优秀代表,也是近年来山东教师队伍改革发展的亲历者。

“山东省优秀教师”代表在大会上领取表彰荣誉
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视教师为教育之基,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打造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全学段支持教师成长,致力于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教师之强铸就教育之强,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一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定信念讲好新时代思政课,努力把教学做成学问。”这是教师王莹的追求。
作为山东省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王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把鲜活的热点主题引入课堂“说好时代故事”,创办“尽美先锋园”,组织“先锋事迹宣讲团”,与学生一起创编话剧《寻踪迹 知初心》《俺家住在济南府》,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拔节孕穗期”为学生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王莹在课堂上
得益于山东不断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名师培育体系,启动实施齐鲁教育名家培育计划、齐鲁系列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包括王莹在内,近年来,山东培育出992名齐鲁名师名校长。与此同时,建设100个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43个特级教师工作坊、262个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区域,山东省还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建立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累计培养3.3万余人,1.5万余名教师人才充实到农村学校。每年1.4万余名师范生到中小学校实习支教、1000余名优秀大学生援疆支教;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近3年交流轮岗教师达12万余人,县域内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不断优化;聚焦编制管理,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人员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教师编制使用效益……全省正着力搭建分工协作、协同创新、联动发展新机制,打造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队伍。
二
“职业教育对我来说,就像一块辛勤耕种了35年的土地,我对它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深深的依恋。”潍坊商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孙中升说。1989年,孙中升从山东大学背上行囊来到了潍坊商业学校,一晃已经35年。
“教师爱学生、懂教育、会教学,才能实现高质量育人。”孙中升不仅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敦促学校其他教师。为此,他坚持“科研强师,质量立校”的发展理念,以面向教学实战的教科研实践,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同时,建立“六会一章程一核心”的“611”现代治理结构,全面实现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切实保护每位教职工的自身利益。

孙中升在山东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做代表发言
35年的耕耘让孙中升与山东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相连。“在现代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躬耕不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在实践上开花结果,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工匠人才。”谈及未来,孙中升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围绕国家赋予的“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重要使命,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省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精准安排学习内容,满足教师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要。2023年省市县校共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3500余项,参训教师近10万人次。
与此同时,山东还大力促进校企共育,创新启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前已认定125组“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和企业”,8所高校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在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分别开展本科和硕士层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促进教师双向流动。目前,全省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3%。
为构建教师成长体系,山东支持建设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近900个。
目前,全省已累计培育中职学校齐鲁名校长61名、齐鲁名师227名,遴选高校教学名师160名,12人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4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入选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山东教师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奖数量多年保持全国前三。
三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从教18载,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教授孔凡功始终将这句话作为信条。
作为一名教师,在事关国民经济的轻化工程技术领域,他心怀至诚报国的信念,站定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科技蔡伦”。
孔凡功求是创新、以文化人的孜孜追求,其实是山东致力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山东聚焦高校内涵式发展,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高校教师管理改革为突破口,持续深化高校教师队伍改革,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

指导学生科研实践中的孔凡功
山东强化高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实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自2022年起,已累计支持938名高校骨干教师开展国内访学。每年选派近400名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外访学和开展科研合作。
为强化高校战略人才力量集聚,山东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深入实施“预聘长聘制”改革,完善校企人才共引共育共享,加快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加速释放人才效能。
此外,山东不断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构建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强化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山东这片热土上,有近143万专任教师躬耕于三尺讲台,以智慧启迪心灵,以爱心滋养成长,秉持“因材施教”的金科玉律,践行着“勤学笃行”的治学之道,以教育家的情怀与担当,诠释着教师这份职业的崇高与纯粹。
作者:马晓晴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9月22日—24日,我厅组织山东教育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举办山东—马来西亚教育合作重大项目启动仪式,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点 ...
9月23日至25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教育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的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