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情况,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设立20周年,请介绍一下孔子教育奖20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下步有什么打算?
李文生: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次大会批准决定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该奖项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主要用于表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和扫盲领域、妇女儿童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孔子教育奖已连续评选20届,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全球教育公平、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奖项全球影响力与认可度持续攀升。二十年来,孔子教育奖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开放的评选原则,累计奖励来自南非、西班牙、巴基斯坦等36个国家的57个优秀项目。获奖主体涵盖多元类型,既有发展中国家扎根社区、深耕基层的民间组织,也有发达国家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进机构;直接或间接惠及妇女、女童、失学青年、农村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等群体百万余人,有效推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优质教育目标的落地见效,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二是“有教无类”教育理念实现全球推广与实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思想,“有教无类”通过孔子教育奖成功转化为全球教育行动,充分彰显了跨越时空与文化的“普世价值”。从保障偏远地区儿童受教育权,到助力妇女通过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再到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特色教育服务,孔子教育奖始终推动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背景的人们获得均等且高质量的学习机会,真正赋予个体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能力,让东方教育智慧在全球范围内开花结果。
三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充分彰显。孔子教育奖已超越授奖范畴,成为连接全球教育领域从业者的重要桥梁,有效促进经验分享与模式推广,形成良好倍增效应。20年来,孔子教育奖成长为全球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助力落实2030年全球教育议程中作用不可替代,更成为山东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纽带。
回顾二十年发展历程,孔子教育奖已成为山东推动国际教育发展、促进文明互鉴的标志性平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高度赞赏。
面向未来,山东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奖项提质升级:持续巩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围绕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数字化转型优化评选标准与推广路径;搭建跨国界、跨领域教育合作网络,以教育增进文明对话;在应对教育资源不均衡、数字化鸿沟中践行共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教育智慧,彰显山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助力全球教育发展的担当。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