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山东寿光探索专业引领强师赋能之路
教研下沉激活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10 14:46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魏海政 董清林 张聪 A+A-
-分享-

  “周一赴营里镇西黑前小学听评课,周二观摩潍坊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周三编写小学语文素养展示方案,周四参与羊口镇杨庄小学教研,周五到寿光现代明德学校参加四级教研联盟座谈会……”近日,在山东省寿光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周金春的一周计划表上,5天里有3天是“下基层”参与一线教师的教研活动。

  “我参加工作这几年业务能力快速提升,离不开教研员‘手把手’的指导。”第三届山东省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寿光市孙集二中“95后”教师田聪说。寿光学科教研员在全市偏远薄弱校中设立两处工作室,定期入校开展沉浸式教研活动,强化学科教学和对教师、校长的专业成长指导帮扶,田聪因此受益颇深。

  为了引导教研员科学规划工作,寿光还制定了“参与备一节课、编审一套学案、指导一位青年教师、观摩一堂课、组织一次抽测、做一次学科学情调研”的“六个一”目录,推动全要素、全环节做好教师专业提升的教研引领和指导。目前,寿光全市共有专兼职教研员92名,均为潍坊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和学科骨干。

  “我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走专业引领强师赋能之路,着力打造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教研员,通过专业引领激活教师成长内驱力,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寿光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峰说。

  “作为教师队伍中的‘头雁’,校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通过专业引领,着力打造敢为善为的校长队伍。”寿光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绪刚说。

  2023年8月,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初级中学副校长孙甄壕到城区学校世纪学校挂职锻炼。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和普通教师一样坚守教学一线,不仅担任级部主任和班主任,还承担了两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一年后的2024年9月,孙甄豪来到纪台二中担任校长。“这一年的挂职锻炼,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如何用文化引领人、用制度管人、用行动育人、用团队带人的管理理念,大幅提升了我的办学治校能力。”孙甄壕说。

  2024年初,寿光市还面向学校确定了45项攻坚突破事项,督促校长直面发展堵点主动作为,以“微改革、实举措”调动校长治校育人积极性,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我们把‘学校创建潍坊市智慧校园示范校’作为攻坚突破事项,建设智慧课堂样板教室,引领教师开展智慧‘求是’课堂范式探究教学系列活动15次,服务120多名教师、12个教研组,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装上智慧引擎。”厚德学校校长马宗国说。

  安排乡村学校的新入职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锻炼,也是寿光推动新教师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举措。2024年9月,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农村教师王洋洋携带着她在城区学校圣城小学顶岗实习考核优秀的证明,满怀信心地奔赴农村学校稻田镇赵庙小学报到,很快进入岗位角色。

  “前3年是教师从新手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样的顶岗锻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走过了职业起步适应期。”凌绪刚说,“寿光每年都会安排乡村新入职教师在城区学校顶岗锻炼,与优秀教师建立‘师徒关系’,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实现自我成长。”

  针对作为教师成长引领人的教研员队伍,寿光市设立了“教研员专业成长记录袋”,将教研员所培养师生在省市专业活动中的获奖情况纳入其年度考核,促进“以优培优”。同时,实施教研员“能出能进、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动态管理“旋转门”制度。寿光市教科研中心小学教研室原负责人杨振华于2021年调任明珠小学校长。3年下来,在他的带领下,学校16名教师获评寿光市教学能手,6名教师参与潍坊市优质课评选,3名教师参与省级公开课展示,2名教师在国家级赛课中获奖,其专业优势成为引领学校突破发展的“利刃尖兵”。

  截至目前,寿光市已培育国家级名师5人,齐鲁名校长5人,齐鲁名师、名班主任14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9人,教师队伍蓬勃向上,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力量。

作者:魏海政 董清林 张聪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聚焦“幼有优育”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08-04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坊子区:解锁立德树人的“全环境密码”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

08-18 11: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中小学开学时间确定!

转眼间,已经来到8月下旬家里的“小神兽”什么时候开学?一起来看看潍坊中小学生的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吧!

08-20 14:24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