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校:用“云+端”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
发布时间:2020-04-17 16:52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李炳熙 孙科 A+A-
-分享-

为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积极应对复学后课堂教学的新变化、新要求,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校调整转变思路,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力度,用心答好线上教学与开学线下教学有序衔接这张“新考卷”。

云管理,让线下教学“正中靶心”

“线上教学可能会使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产生新的差距,因此,各学校要加强对线上教学的过程管理,保障线下教育取得实效。”为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杨寨中心校举行“我与学校共发展”校长论坛,各校校长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线上线下教学如何有效衔接“出题答卷”,为学校开学复课厘清思路,找准方向。

加强线上教学过程管理,成型于“云”上,落实在脚下。对此,各学校都推出了“硬核”举措。杨寨中学重视对毕业年级学生的团体辅导,及时加强考试升学政策和工作安排的宣传解读,有效缓解毕业年级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杨寨中心小学立足线下行为习惯重建,从班级文化入手,通过开展团队建设、个性展示、小组合作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摆脱荧屏依赖,尽快恢复学习状态。赵瓦小学在摸清任课班级、学生线上学情的基础上完善学科教学计划,使教学进度符合学生实际,实施因材施教、学有所教,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努力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无缝衔接。耿家小学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线上检查,重点检查教师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方面,既发现亮点,更找出不足,做到学精准施策,保障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云检测,让线下教学“有的放矢”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教育效应明显。但对有的学生、家长来说尚有诸多不适应,且毕业班学生面临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易受到网络硬件等学习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因此,精准把握学生学情,是开学复课后教学工作的首要之义。”杨寨中学校长高庆建说。

为摸清学生学习现状,杨寨中学利用“钉钉”平台,通过问卷调查、作业检查、测试等多种方式诊断线上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分年级、分班级、分学科对每一个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建立学习档案,教师科学、准确把握学情,建立并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以利于线下教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任课教师指导学生找准知识遗漏点、能力欠缺点、习惯不足点、发展最近点等,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路径,克服学习困难。

针对初四毕业年级,学校还适当增加自我检测密度,不断充实网络资源库,通过课堂小测、每周自测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教师反馈总结,为进一步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精准性辅导。

云家访,让家校共育“蓄力待发”

“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要引导家长树立并践行正确家庭教育观、全面育人观,继续密切关注学生居家学习与生活的情绪与状态,做好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之间的衔接,尤其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的调整和优化,尽快适应线下教育教学。”日前,在赵瓦小学家长学校开班仪式上,山东理工大学张玉霞教授做了主题为《家校共育,做有智慧的家长》的线上家庭教育讲座直播,老师和家长受益匪浅。同时,该学校还邀请升入初中的学生家长在线直播,交流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讲述自己的家教故事,分享自己的教育小妙招,引起家长们共鸣,感触颇多,纷纷留言。

家校携手,才能为顺利衔接提供强大动力。为此,杨寨中心校开展“共克时艰,远程家访”活动,通过电话访谈、视频聊天、网络问卷等线上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居家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情况和情绪反应,征求家长意见建议,做好对学生的实时调控和动态管理,帮助孩子找回班集体的熟悉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家校沟通渠道,密切了家校沟通联系,提升了家校共育合力,为顺利开学复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炳熙 孙科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五指”攥成拳,育人齐发力

如今在城西小学,最动人的不是奖杯,而是每个孩子眼里的光,那是被信任、被激发、被全面呵护的成长之光。

09-01 09:21日照市东港区城西小学

六十校庆遇开学!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以 “历史与使命” 思政课启新程

穿越八十载历史烟云,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的铮铮誓言,在初秋的校园里交汇碰撞。9月1日,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济南 ...

09-01 14:31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

济南东河小学开学第一课:“兵妈妈”深情开讲

​9月1日,济南市东河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举行。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学校特别邀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兵妈妈”齐 ...

09-01 10:38济南市东河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