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同学们能够深刻认识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让少先队员们感受劳动的意义,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山东师大二附中小学部三(七)中队的队员们将课堂由校内延展到校外,开展劳动实践系列活动,亲近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蓝天、白云、清风拂面,队员们集合后领到任务单。走进茶园,望着眼前的一片片春绿,顿时让人变得心往神驰,一起来见证茶的三生三世。长在树上的第一生,悠然自得,尽享雨露,直到被采下。瞧!他们手提精巧的小竹篮,一芽一叶,一捏一提。热情洋溢,个个都很认真!
采茶不易,需要采5-6万片嫩芽,才能制出一斤茶叶,制茶匠人的双手就成了茶的第二生。炒茶工序很繁琐,茶园主人为队员们演示传统的手工炒茶技艺。茶与水融为一体,迎来它的第三次生命绽放。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更体会到通过劳动得到的那份快乐。
接着开始有趣的菌菇课堂——认识赤松茸。赤松茸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是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它还有个国际通用名字,叫做“大球盖菇”。松茸菌丝一般在枯枝落叶层下面3-5厘米深处的土壤中活动。蘑菇主人带领大家实地观察菌丝的变化,它的生命体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么大……主人讲得生动有趣,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
最让队员们兴奋的事是推石磨,几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互相配合,使出全身的力气推,忙得满头大汗,石磨慢慢地转动了……几十年前,石磨既是吃饭的用具,其大小厚薄也是家庭财富的标志。人们吃的面、五谷杂粮,都是用它碾压出来的。推石磨是那时最经常最主要的家务劳动了,这是上一代人抹不掉的记忆。队员们表示要学习前辈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牛犁地,似乎可以算作“活”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队员们来到牛犁地现场观摩体验。这对于许多爸妈来说也难得一见,同学们更是第一次见,激动又兴奋。从刨坑、种玉米、浇水到用耙子耙地,干劲十足,到处是他们劳动的身影……
通过此次劳动实践活动,队员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增强了劳动意识。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他们会以“热爱劳动为荣”,并树立远大志向,为创建我们美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少先队员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以书画形式留下美好的记忆瞬间。
编辑:周玉森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