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骑电动车送我上学时一定要戴头盔啊!安全文明出行,共同创建文明城……”这是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蒋宇航对爸爸的出行提醒。为进一步开发社会大课堂的隐性教育资源,提高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该校近日开展了“大思政课”建设活动。
学校充分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思政“大课堂”,搭建实践“大平台”,用好社会“大师资”。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我先行”“垃圾分类,绿色生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的真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锤炼本领、磨炼意志,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汇入现实行动。另一方面,大力拓展育人格局,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拓宽课堂半径,形成覆盖家庭、课堂、校园、社会“四位一体”的思政“大课堂”,在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营造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良好育人氛围。(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赵侠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当竞技的激情与教育的深意相遇,一场异彩纷呈的田径运动会便升华为独特的“五育大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为原点,把田 ...
近日,第六届山东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聊城赛区)落下帷幕,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的10支参赛队伍在空中智能 ...
为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走和谐高效之路,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采取多项举措,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