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成武县郜城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围绕鱼拓、手绘脸谱、蜡染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开学新体验”,在实践中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让“文化味”成为学生在新学期伊始最难忘的独特味道。
鱼拓:墨香里“游”出鲜活童趣
“鱼拓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既能记录鱼儿形态,又能展现水墨韵味。大家要轻轻蘸颜料,顺着鱼鳞方向拓印!”在鱼拓体验课堂上,中队辅导员袁子淼手持仿真鱼模型,向围坐的学生细致讲解技艺要领。
讲解刚结束,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创作。有的在调色盘里精准调和墨色,为“鱼身”细细上色;有的轻覆宣纸,用手掌温柔按压,生怕力道不当而破坏作品;还有的学生发现拓印的鱼眼不够传神,立刻举手向老师请教。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用细笔补画点睛,使原本静态的鱼拓瞬间“活”了起来。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跃然纸上,学生纷纷举着鱼拓互相展示,教室里的欢笑声与墨香交织,成为校园里最温馨的场景。
脸谱:色彩间读懂文化密码
“红色脸谱代表忠诚勇敢,像关羽;黑色象征正直无私,比如包拯;白色常表现奸诈人物……”在脸谱绘制课堂上,中队辅导员闫娇的讲解让学生听得入迷,他们不时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讲台上,空白脸谱模具、水彩笔、颜料盘整齐摆放;墙面上,关羽、包拯、孙悟空等经典脸谱图片直观展示,为学生搭建起了解脸谱文化的桥梁。
创作环节中,学生化身“小画家”,尽情释放创造力。有的严格遵循传统配色,一笔一画勾勒“红脸关公”,连额间纹路都细致描摹;有的大胆创新,在脸谱上添上星星、花朵等童趣元素,让传统脸谱焕发新活力;还有些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互相借鉴配色技巧,在交流中深化对脸谱文化的理解。
蜡染:蓝白间种下传承的种子
“白色重彩蜡笔画在纸上能挡住染料,这就是蜡染‘留白’的秘密!”在蜡染体验区,中队辅导员兰宁手持成品向学生展示,蓝白相间的蝴蝶、花朵图案让学生直呼 “神奇”。
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专注勾勒花纹,再小心翼翼地涂上染料。当看到白色纸张上渐渐显现出精美的蓝白图案时,大家纷纷惊叹非遗技艺的魅力。“原来,蜡染这么有趣。蓝白配色太好看了!”一名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和同学分享感受。
“我希望,通过非遗特色体验,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校长周鑫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更多生动有趣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开启成长新旅程。
作者:刘胜广 田硕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老师,您看我种的向日葵马上就可以采摘啦!”9月的一天清晨,在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的农场里,五年级学生王梓轩指着银盘般的 ...
“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 ...
近日,在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学生忙着采收白菜、萝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该校以“培养劳动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