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淄博 > 正文
为课堂注入“山河之魂”——淄博市积极构筑初中地理实践“育人引擎”纪略
发布时间:2025-08-11 09:5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桂玲 满建利 A+A-
-分享-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在淄博柳泉中学,“行走的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黄河岸边,他们探寻治河良策;在孝妇河畔,他们破解湿地密码;在齐国故都,他们触摸马莲黄土的脉搏……这鲜活的一幕,正是淄博市20年深耕地理实践教育结出的硕果。

  从实验室的精巧模型,到田野间的深度探究,再到多学科的智慧碰撞,一条清晰可见的“实验筑基—研学拓展—跨学科融合”成长路径已然铺就。地理不再仅是纸上的线条,更是学生用脚步丈量、用双手触摸、用心灵感受的“大地之书”,核心素养在真实世界的熔炉中熠熠生辉。

  实验课让“听地理”变“做地理”

  时光回溯至2001年,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淄博市的校园,一场静默的课堂革命悄然萌动。

  在山东铝城一中的地理课堂上,气氛格外活跃。教师田正青正带领学生“玩转”泡沫板——切割、堆叠、标注,一座座微型“山峦”在指尖成型,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瞬间变得可触可感。“以前讲‘山谷与山脊’时,学生总犯迷糊;现在,学生亲手捏一遍,胜过教师讲解十遍!”田老师的感慨为淄博地理实践教育的第一篇章写下生动注脚。

  十年磨一剑。淄博市秉持“以实验促实践,以实践强素养”的理念,围绕教材开发出50多类妙趣横生的基础实验项目。橡皮泥在手中变幻,演绎着地形的沧海桑田;温度计穿梭于林间草地,捕捉着小气候的微妙差异——课堂悄然变身“地理工坊”,学生从“听地理”跃升为“做地理”。当散发着油墨香的《淄博地理》乡土读本发到学生手中时,课堂才真正“接了地气”。丈量家乡河流的蜿蜒,统计山体植被的斑斓,探究鲁中丘陵的奥秘……一颗颗热爱家乡的种子,在亲身体验中悄然生根发芽。

  六类研学课程激活“乡土大课堂”

  2013年,国家研学旅行政策的东风劲吹,淄博地理教育大步迈入“行走的课堂”新纪元。

  春日的鲁山,生机盎然。学生手持罗盘,测定坡向,像“小小探险家”般记录着不同海拔的植物密码。秋日,在孝妇河畔,他们化身“水质侦探”,采样、分析、绘制污染分布图。“原来,课本里的‘水循环’,就藏在芦苇荡的呼吸和鹅卵石的缝隙里!”学生李亦新在研学日记里写道。

  十余载深耕,淄博构建起了“乡土研学、科技场馆、红色足迹、历史寻踪、环保行动、校园微探”六大研学课程体系,精心打造10余门特色课程。各学校遵循“实地考察—数据采集—问题深究—报告凝练”的探究流程,引导学生在广阔天地间运用地理智慧解决真实问题。

  地质公园里,学生用指尖触摸岩石的年轮,感受地球亿万年的脉动;在科技馆中,学生操作气候模拟装置,揭开季风环流的神秘面纱;在焦裕禄纪念馆内,学生结合当地土壤特质,领悟治沙的智慧与坚韧……近百场研学活动,惠及1万余名学子。师生共同撰写的考察报告、数据分析,有几十篇荣登核心期刊,“根植乡土、全域覆盖”的研学格局已然绘就。

  跨学科融合创新让课程更“动人”

  “同学们,脚下这片黄河三角洲的古村落,尘封着多少地理密码与岁月故事?”2023年深秋,黄河岸边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淄博市地理特级教师工作坊教师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跨学科“寻宝”之旅。

  学生瞬间“变身”:有的手持GPS(全球定位系统)精准定位村落边界(地理+数学),有的寻访村中长者,钩沉建村历史(历史),有的挥笔撰写《古村落保护倡议书》(语文),还有的用画笔勾勒传统民居的修缮蓝图(美术)……这堂精彩的“黄河下游古村落”跨学科课程,一举摘得“山东省优秀案例”桂冠,成为黄河流域教育协同发展闪亮的“淄博名片”。

  2022年,对标新课标“10%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淄博市创新开发“项目实践型”与“主题探究型”两大课程体系。在16处地理实践教育基地里,3S技术(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为研学插上科技之翼——学生对比遥感影像,惊叹城市十年蝶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家乡产业活力地图。在山东省地理实践力培育研讨会上,淄博学子展示的“齐文化遗址地理环境分析”项目,赢得全省600余名师生点赞。如今,淄博初中地理实践课程实现100%覆盖,斩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1000余名师生在国家、省、市级竞赛中获奖。

  “地理的真谛,在于读懂‘人地关系’;核心素养的根基,必须深扎于真实的沃土。最动人的地理课,永远在触摸大地、聆听自然的路上。”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贾素知表示,“未来,淄博将继续深化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触摸家乡脉搏、解密万物奥妙的过程中,练就解决问题的真本领,涵养心系桑梓的家国情怀,拥有胸怀世界的开阔视野,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张桂玲 满建利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为课堂注入“山河之魂”——淄博市积极构筑初中地理实践“育人引擎”纪略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在淄博柳泉中学,“行走的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黄河岸边,他 ...

08-11 09: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