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淄博 > 正文
淄博市淄川区:精准资助暖人心
发布时间:2019-09-16 10:57 来源:山东教育报 A+A-
-分享-

“凡是建档立卡学生在淄川区上学,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就读期间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都将进行免除或补助。2018至2019学年,淄川区这一政策惠及1580名建档立卡学生,教育免补资金达584.9万元。” 淄博市淄川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岳华说。近年来,淄川区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以实施精准资助为目标,构建起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资助政策全学段全覆盖。

“服务为先”,确保生源地助学贷款“一次办好”

2018年,磁村镇的“轮椅女孩”康子鑫参加了夏季高考,取得了565分的成绩。因子鑫读小学四年级时患上了肌肉萎缩症,加之父亲患有股骨头坏死,母亲又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无力承担子鑫读大学的费用。淄川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子鑫的困难后,按照“一次办好”的要求,实施“送贷上门”,以最快的速度为她办理了助学贷款手续,帮助她解决了实际困难。

今年,针对有特殊困难、无法到现场办理贷款的学生,淄川区继续坚持“服务为先”的原则,积极作为,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上门服务。结合工作实际,淄川区确立了“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服务学生”的宗旨,切实做到大学生生源地贷款无缝隙,确保不让一名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定向施策,突出“三个精准”,强化“五项措施”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针对教育扶贫的实际,淄川区定向施策,突出“三个精准”,推动教育扶贫深入开展。该区认真完成全区1580名建档立卡学生的就学信息比对工作,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认真落实教育免补政策,实现“资助对象精准”。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帮助建档立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另外,实施建档立卡学生关爱工程,建立健全校干、教师定人定向帮扶机制,“一对一、多对一”结对,一帮到底,实现“学习生活安排精准”。

淄川区通过“做好计划表、上好两节课、设好宣传栏、发好宣传单、用好活动引领”5项措施,全面提升资助宣传工作,让更多学生与家长了解学生资助政策,不断扩大学生、家长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知晓面,营造了全民关注、全民参与的资助工作氛围。其中,淄川区“塑造爱心品牌,推动资助育人”的典型案例,被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彰为“爱心传递”主题育人活动优秀工作案例。

“七化同步”,打通群众学习政策“最后一公里”

淄川区通过实施资助育人“七化同步”,即整体化、群众化、多样化、层次化、典型化、常态化、社会化的方式,打造资助育人升级版。通过遵循“在资助中坚持育人,在育人中创新资助”的工作思路,以“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为工作目标,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宣传教育,让群众熟知资助政策,打通群众学习政策“最后一公里”,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学生资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淄川区严格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以“延伸资助内涵”为主线,以“受助——自助——助人”为抓手,扎实做好各项资助工作,并突出感恩励志教育,落实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生活信心。

下一步,淄川区将以抓好学生资助帮扶工作作为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聚焦学生帮扶需求,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与帮扶措施,助力教育扶贫温暖前行。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为课堂注入“山河之魂”——淄博市积极构筑初中地理实践“育人引擎”纪略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在淄博柳泉中学,“行走的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黄河岸边,他 ...

08-11 09:5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