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1-05-30 10:28 来源:山东力明学院 A+A-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齐鲁样板,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及广大乡村居民的学习培训需求,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端智库、培养基地和实践中心,5月27日上午9时,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成立仪式在报告厅隆重举行。

大会现场

原泰安市闫新建副市长,原泰安市彭华副市长,原泰安市政府张平秘书长,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朱宗操,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李华定,市农村农业局副县级干部、市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毕成,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刘振华,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玉升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毕研平教授,龙佑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华及力明学院院委会领导等出席并参加本次成立大会。

本次成立仪式由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学院书记沈子旺主持。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本次大会正式开始。沈子旺书记代表王力一董事长对各位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力明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并集体欣赏了力明教育集团宣传片《两个鸡蛋》、《五十年风雨中的情与爱》和《向前、向前》。沈子旺表示,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学院成立后,将结合学校专业学科、科研教育与产教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优势与特色,为我省乡村振兴提供职业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持。

于爱莲院长宣读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的决定及主要任务。

闫新建讲话

会上,原泰安市闫新建副市长致辞。他表示力明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有效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服务外,还强化了科研成果转化,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升级。接下来应当集聚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专业与特色优势,进一步增强与泰安市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着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中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为泰安市的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的“力明智慧”、“力明力量”,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定会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多方协同、优势互补的乡村振兴服务高端平台,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打造。

随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升教授发言。他强调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学院要在找准定位中发挥优势,将职业教育办学重点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构建产学研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信息集成,为我省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共聚资源力量,共解实践难题,共享合作成果。

原泰安市彭华副市长,原泰安市政府张平秘书长为“乡村振兴学院”揭牌。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于爱莲院长为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特聘教授颁发聘书。


会后,全体嘉宾合影留念。与会嘉宾兴致勃勃地依次参观了学院校园文化载体力明艺术宫、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观摩基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进一步深化院地合作的创新举措,是破解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瓶颈问题的积极探索。

学院成立后将引导大学生走进乡村,用青春、智慧和创意为山东省的乡村振兴事业奋力实践。同时,以中国乡村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开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发挥高端智库的智力支持作用。着力构建乡村振兴主平台,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为打造新时代和美乡村先行区提供更多理论决策依据、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对推动高校产教深度融合,补足乡村人才短板,促进山东省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多家媒体走进淄博职业技术大学,解码山东首所公办职教本科创新经验

10月30日,20余位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山东淄博,走进山东省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全方位实地调研,展开 ...

11-03 08:11山东教育新闻网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为老工业城市转型重生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与万华化学、齐鲁石化、鲁南制药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19个混合所有制现代产业学院,拓展了产教融合的深 ...

11-03 15:3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赋能远洋渔业企业“走向深蓝”

近日,2025年山东省远洋渔业企业国际履约和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在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举办。全省40家远洋渔业企业的120名选手 ...

11-03 15: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