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坚持“五个从严”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
发布时间:2021-05-11 08:57 来源: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5月8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考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和部署做好2021年高考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林锐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我们做好今年高考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的高考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育系统要深刻认识做好今年高考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特殊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做好高考各项组织工作。

陈宝生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着力提升高校考试招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一是从严管理,统筹做好考试组织工作。要严守试题试卷安全生命线,全面加强考务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严格规范评卷工作。二是从严打击,坚决防范考试舞弊行为。要严厉打击“助考”犯罪活动,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深入开展诚信考试教育。三是从严实施,全力打赢高考改革攻坚战。要全力保障河北等八省市新高考首考平稳落地,持续深化前两批改革试点,扎实做好强基计划等专项改革任务。四是从严治理,着力促进高考招生公平公正。要严格考生资格审核,坚决打击和治理“高考移民”等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招生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防冒名顶替上大学。五是从严保障,全面做好考试招生服务工作。要加强考生综合服务保障,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及时做好政策发布、解读等工作。

陈宝生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做好高考工作作为检验我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同,把考试安全责任逐级落到实处。要强化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完善激励机制,着力提升应急反应能力。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考试招生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全力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牛一兵指出,高考是重大民生工程,历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确保今年高考平安、平稳、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同配合,强化组织领导,做好风险预警,做足应对准备;强化正面宣传,加强议题设置,加大信息供给;强化热点引导,做好涉高考热点问题的回应解答;强化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内容管理责任;强化安全保障,加强相关系统和部门网络安全监测,保障考生权益,努力为高考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林锐指出,今年高考工作面临特殊形势,各地公安机关要清醒认识今年高考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中心任务,拿出战时状态、战时标准、战时举措,将高考安保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要坚持从严防控,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和治安乱点,坚决维护考点周边良好秩序。要重拳严打整治,针对兜售作弊器材、买卖试题答案、组织考试作弊、替考代考等涉考违法犯罪开展重点专项整治,全力营造公平公正考试环境。要密切协作联动,强化联动部署、联合督查、联动处置,形成高考安保强大合力,确保高考安全顺利举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主持会议。国家保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在北京设主会场,31个省(区、市)及各地(市)、县(区)设分会场。


编辑:曲珈熠

相关阅读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7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以下简称“配置标准 ...

07-01 15:44教育部

教育部发文,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

07-16 10:22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重要通知!事关暑期安全,一图了解→

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日前,教育部 ...

07-16 14:34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教育部官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