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遴选结果
发布时间:2021-05-18 16:01 来源:中国教育发布 A+A-
-分享-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遴选结果名单。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通知明确——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制保障。省级和有关市(区)、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对标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建设原则、任务和要求,明确建设工作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规划,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目标分工明确、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定期研究、统筹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积极在本行政区域内遴选和建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特色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夯实基础条件,保障人员配备。省级和有关市(区)、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努力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完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场地设施,加强学校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备近视防控设备,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坐姿矫正器等近视防控相关设施和用具,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鼓励中小学配备“健康副校长”,配足配齐校医等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兼职保健教师,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三、抓好五项管理,推进综合改革。省级和有关市(区)、县(市、区)教育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管理要求,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加强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和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增强体育锻炼,落实减负措施。省级和有关市(区)、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到室外活动,引导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规范开展眼保健操。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控制书面作业,强化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从严监管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切实减轻孩子课外学业负担。

五、加大健康宣教,营造良好氛围。省级和有关市(区)、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宣传、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媒体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作用,组建本地区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面向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学校要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近视防控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凝聚教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营造良好氛围。

六、发挥监督作用,用好评议考核。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的指导、督促,建立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每年开展评议考核。协同卫生健康部门对学校、托幼机构、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的采光和照明以“双随机”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协同市场监管部门严格监管验光配镜行业,不断加强眼视光产品监管和计量监管,加强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杜绝广告和商业宣传活动进校园。

(原标题:名单来了!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遴选结果)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7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个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以下简称“配置标准 ...

07-01 15:44教育部

教育部发文,部署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

07-16 10:22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重要通知!事关暑期安全,一图了解→

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日前,教育部 ...

07-16 14:34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教育部官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