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新学期开学,我们就搬进了漂亮的新学校。远远望去,我们的校园就像一艘扬帆待发的巨轮,充满活力与希望……”乐陵市第二中学学生王怡然在作文中这样写到。
据了解,乐陵市第二中学新校园自2023年3月开始建设,在破解了土地征迁、手续办理、附属物拆除等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座投资近7.2亿元,占地17.78万平方米、规模120个班的优质新校拔地而起,诠释出学校建设的“乐陵速度”。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乡村学校处所多、布局散、规模小、基础弱,这似乎成了乡村教育的独有标签,如何突围?乐陵市以系统治理思维,连续打出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和集并小散弱学校三套“组合拳”,精准锚定教育资源、教师交流、服务保障三大要素,一体化建模,全过程优化,有力推动乡村学校内涵、质量、生态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初步实现了农村学校规模化、优质化的办学目标。
去年秋季一开学,乐陵市阜平小学校长马丙华便多了一个新身份——阜平教育集团校长。原来,为了加快新启用学校的发展,乐陵市教体局组织“民转公”龙山学校与市直优质校阜平小学“联姻”,成立了教育集团。
“集团学校实行捆绑式考核、一体化发展,在集团核心校共立、共建、共研、共享、共控理念的引领下,从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育人质量等方面进行一体管理评价、一体驱动发展,带动集团校快速提升办学质量。”马丙华说。
在乐陵,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个例。乐陵市千红湖小学是新建校,并入乐陵市实验小学集团,为这所600多名学生的学校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学校艺体课程开齐开足了,学生社团也搞起来了,孩子们的音乐、美术素养得到了提升。”乐陵市实验小学千红湖校区执行校长王书昌高兴地说。据了解,乐陵市目前组建义务教育集团12个,合作发展联盟4个,通过强校带新校、强校带弱校,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融合,努力把每一所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近两年,乐陵市共集并19处小规模学校。其中,郭家学区实现了“小学整体集中”,由原来的3处学区小学,集并成为1处中心小学。
“把钱花在刀刃上。”去年乐陵市投资7200万元,城区新增完全小学2所,增加学位3850个。阜昌中学宿舍、实验中学餐厅、铁营学校扩建、奎台中学宿舍4个教育重点项目全部竣工启用;投资3580万元,城区共启用公办园9所,农村公办园62所,新增公办学位7740个,持续解决群众“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扎实推进“扩优提质”行动,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全市103处中小学校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遍布枣乡大地,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网红打卡地”,勾勒出优质均衡发展的乐陵教育轮廓。
在县管校聘方面,乐陵也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今年暑期,采取公助回流、支教交流、跨校竞聘、挂职交流等方式,无震荡交流教师236人,打通了高中与初中、初中与小学、小学与幼儿园,各学段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教师交流壁垒,教师队伍上下交流、优化配置、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成为新常态。秋季开学后乐陵市实验小学参加城乡交流的教师候春花,来到了花园镇小学上岗。“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到家校沟通,我觉得自己适应得很快。”侯春花说。教师在教育生涯接受不同岗位历练,支教乡村教育,踏上“双向交流”的路径。
“我们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久久为功,不断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乐陵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温海东说。
作者:赵世振 时永琰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2024年以来,乐陵市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先保障财政资金投入,优先满足教育公共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