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海都学院探索产教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22 09:18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坚持实施“特色教学、国际合作、校企合作”三大办学战略,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不断拓宽、拓展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形成了以学院为主导,以专业发展为目标,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双证融合、双师培训、合作就业、资源共享等为一体的多方位合作办学模式,成为全面推动学院健康发展,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推动力量。近日,学校荣获山东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实现招生、培养、实习和就业全方位合作。目前,已与华为、中兴签署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开展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联合办学,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为大数据方向)本科、软件技术(华为大数据方向)专科;电子信息工程校企合作专业(中兴移动通信方向)本科、软件技术(中兴移动通信方向)专科4个专业的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共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管理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为提升学校实验室建设质量,加强在校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综合能力,学院已与华清远见共建物联网、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校内实训室,并由华清远见提供师资培训、实验指导;学院与山东德信集团签定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和双师队伍建设培训基地,签定横向课题一项,共同研发生产沙门氏菌噬菌体项目。并多次组织老师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共同组织联谊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校企情感联络。

实行“3+X”教学模式,校企联合培养

学院实行“3+X”教学模式,“3”为3年的在校学习阶段,“X” 为校企联合培养阶段,部分专业通过学分互换的形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由企业进行相应课程的指导学习以及实践;毕业设计阶段,部分专业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培养了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的面向企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建立学院与各级各类企业之间良好的供求关系,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培养了所需人才,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公司化”管理的专业实习基地,进行应用型人才的订单式培养。2019年大数据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科研团队为青岛美凯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技术的新能源电池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

校企优势互补,共建实验室

学院与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室,建立校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目前,学院与华为共建ICT大数据实验室可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实际操作、大数据项目的实战应用、云平台的搭建优化与维护、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优化与维护、网络数据爬取、数据的清洗与处理等实验实训项目;与中兴共建“移动通信”实验室,拥有4G、5G核心实验、移动通信服务器、网优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为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大数据产业人才和移动通信人才提供硬件支持。以实训基地建设为着力点,筑牢合作平台,建立融教学、科研、培训、生产服务、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学习型、生产型实训基地,满足企业岗位综合需要。

校企深度合作,助推专业建设

学院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与企业共同商讨培养方案,让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企业专业骨干人才参与学校课程授课,将企业市场需求与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学校根据企业需要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参与产品研发,将生产、教学与研究开发结合起来,为教师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同时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场所。

2019年,学院与济南博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工作,研究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示范课程体系建设,整合学院和企业优势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基础为支撑,以满足实践应用需求为目的,设计科学前瞻的课程体系,培养满足大数据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验室学生团队科技成果丰硕。

以岗位为导向,双证融合

学院鼓励学生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推行“1+X”证书制度,把职业考证项目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中,以企业用工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使学生毕业时实现“双证”或“更多证”,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目标的一种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很好地把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学院的专业教师参与企业人才培训,了解企业生产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同时,学校聘请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骨干力量来校任教或参与实践指导,为学院教师开展企业前沿技术讲座和专业实践培训。目前,学院目前培养了高级兽医师李相安教授、高级工程师苑绍东博士、张玲博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开展中发挥了示范性、方向性、带动性作用。

编辑:周玉森 周添琪(实习)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