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社会 自我成长 青大学子乘风破浪的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0-08-20 09:33 来源:青岛大学 A+A-
-分享-

助力扶贫、热心公益、直播卖货、实地调研……盛夏七月,青大学子们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奉献社会 自我成长。

公益类

医学部

陪老人唱歌、给老人按摩、帮老人喂饭……7月15日、16日、25日,青岛大学医学部医诚志愿者服务团的7名本科生在副部长于文洁的带领下,在这家养老机构开展“关爱老人,情暖夕阳”关爱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5日一早,医诚服务团的同学们从青岛大学出发,来到位于李沧区黑江路上的李沧圣德老年护养院,此时正逢老人们的轮椅大学开课,志愿者们也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军歌联唱,爱国诗朗诵,手指操练习以及舞蹈表演等。老人们虽然坐在轮椅上活动受限,但都热情高涨,积极地与志愿者们互动,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党员还为大家现场表演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朗诵。随后,老人们分组活动,志愿者们一对一地为老人们讲解常见的养生误区、有益的穴位按摩以及老年人营养的相关知识,现场气氛其乐融融。


7月16日及7月25日两天,志愿者们继续来到医养院陪护老人的日常活动,给老人们按摩手脚,为老人们科普养生小知识,陪老人听红歌,帮忙给老人喂饭等等,为老人们带来陪伴与关怀。


在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今年只有38岁的退伍军人王准。王准在几年前的一次部队活动中受伤后,突然出现单侧腿无知觉的现象,最终检查诊断为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目前属于无法治愈的疾病,且病情会逐日恶化。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却只能瘫痪在床,经受病痛折磨,口不能言,每日由护工人员和六十多岁的老母亲照料。志愿者们在听过王准的经历后,想尽己所能地帮助他,向老师们求助询问,总结出了可以帮王准缓解部分病痛的按摩方法以及看护的注意事项,并向护工老师和王准母亲讲解。也许医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有太多太多,但关怀和爱可以一直都在。

医学部师生关爱老人服务三天累计关怀服务300余人次,发放科普宣传单页100份,为医养院的老人们带来了热情关怀与优质服务,充分体现了医学部师生关切老年群体,热心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本次活动筹备充分,实施有序,增强了老年人的养生科普意识,为失能失智群体带去温暖关怀,受到老人及医养院工作人员的一致赞扬。

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也看到医养行业的人才短缺现象,感受到老年人群体对陪伴的需求,决心常来陪伴老人,学好专业知识,为迎战人口老龄化、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年暑期,应山东省派莱西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姜山镇党委的邀请,青岛大学积极响应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术学院31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前往莱西市姜山镇前垛埠村,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风民俗等主题,为前垛埠村文化展馆和幸福小院创作墙体绘画作品,给村容村貌增添现代审美气息。

7月20日上午,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学生志愿实践团队在两位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到达活动第一站——莱西市姜山镇政府。姜山镇政府领导同青岛大学师生举行了“姜山镇—青岛大学校企合作之文化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启动会议。

姜山镇半日游览

胶东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北汽新能源青岛(莱西)产地


作品展示Exhibition of works






文学院

受青岛大学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来自青岛大学文学院、法学院的孙宏霞、李秋实、纪璟千、王晓倩、李菲、高程程、兰田玉、李瑞琪、杨文雅、叶紫娟共十名同学组成了青岛大学文学院“云青”线上支教教育关爱服务团,开展从7月4日到7月10日的“三下乡”活动。


云青团队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河南濮阳徐镇完全小学的学生们开展线上英语课程。河南濮阳徐镇完全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加之今年疫情原因,很多班级无法开展英语课程,大部分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前期的对接工作中,云青团队详细了解了学生们的学情及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年级的进程及接受程度,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六位志愿者老师各负责一个年级,通过钉钉进行线上授课。每次授课结束,志愿者老师们会经常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受,并提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与小学方面的老师们沟通交流,商讨解决办法。



外语学院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恒心团队走进青岛市即墨区海信千亩园开展实地调研与宣传、科普垃圾分类,协助海信睿海物业加强垃圾分类的科学管理与教育引导工作、推动居民与旅客的思想认识与习惯养成,形成长期、高效工作机制。

▲实践团队的微信公众号

本活动旨在通过青大学子在海信千亩园的垃圾分类实践,在起到一定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使团队成员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团队成员的社会阅历,同时对日常的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处理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对比中日两国垃圾分类的处理措施和方法,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此外,本次三下乡活动以“奉献”为主旨,团队成员全部深入一线的实践活动。在海信千亩园小区物业叔叔阿姨的关怀和郝靓老师与袁梦琪老师的指导下,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在海信千亩园稳步开展。通过入户宣讲,现场指导等措施,提高海信千亩园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并通过在海信千亩园小区的试点实践,在其他小区进行推广。以小区为点,逐步改善青岛市垃圾分类现状。




美术学院

7月13日,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组建泗水关爱教育服务团,奔赴泗水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和小城子村,以专业特色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艺术服务为主题,精心策划了“青春助力·彩绘泗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为期十五天的非遗扎染课堂与艺术教育。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学院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义务支教、墙绘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方式宣传教育群众,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志愿者将传统手工艺扎染带进课堂。扎染,作为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更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扎染的制作方法与来源,引导欣赏各式各样的扎染作品,例如,T恤衫、围巾和手机壳等。通过了解与生活有关的扎染物品,让老人们与孩子们对扎染产生浓厚的兴趣。




科研类

电气工程学院

为响应⼤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在⻘岛⼤学电⽓⼯程学院庞在⾟⽼师的带领下,由⻘岛⼤学电⽓⼯程学院、机电⼯程学院、⾃动化学 院和经济学院的卢保旺、韩泽⽟、郑天泽、 张倞源、刘⾬桐、孙涛、李波、董⽴业、⻩鑫源组成。

7⽉7⽇⾄7⽉10⽇,团队成员对现在较为成熟的⼏种⽹箱进⾏了初步了解,并通过语⾳通话⽅式对⽹箱进⾏了总结,对现如今深⽔⽹箱的发展提出了问题,对海洋牧场的模式提出了观点与想法。

7⽉14⽇,由于疫情原因,集体出⾏较为困难,将由两⼈前往⻘岛国家级海洋牧场进⾏现场调研咨询,其余通过腾讯会议等⽅式进⾏视频通话,线上调研。参观了鲁海丰海洋牧场的深⽔⽹箱养殖区与⾃由垂钓区,在会议室认真听取了海洋牧场的运营模式,并且提出了⼀些关于深⽔⽹箱发展的存在的问题,⼯作⼈员细⼼地介绍了他们采⽤的⽅法以及⼀些原理。并利⽤⼭东省海洋牧场监测⽹向团队成员展⽰了海洋牧场深⽔抗⻛浪⽹箱养殖的⻥群的状况。同时工作人员表达对调查团的期盼,深⽔⽹箱是海洋养殖的⽅向与未来,然⽽仍存在诸多问题,希望他们可以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法。

7⽉16⽇实地调研结束,将实地调研结果与内容发送到讨论组中,在家中完善各⾃的任务,完成最终的报告。

寿光市2018、2019年因洪涝灾害影响导致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经过两年的灾后重建工作,当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抗击洪涝灾害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学习寿光市灾后重建经验,以及以洪涝灾害对寿光农业发展的影响为例,研究洪涝灾害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群力群策,灾后重建”三下乡调查团前往寿光市对当地受灾状况及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团队一个月的前期准备和实地考察,大家对寿光洪涝灾害后重建措施和发展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包括寿光市政府在洪涝灾害后重建工作中采取的政策与举措。岳寺李村和稻田镇受灾情况,岳寺李村灾后重建措施,包括弥河河道整治,桥梁、道路修复情况,村内排水系统、保险系统的完善,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得到的扶持。并且,对洪涝灾害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的影响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最后,团队将调研成果以宣讲会的形式分享农民和基层组织。



为深刻理解2020全国两会精神下的“科技创新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探究企业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方法,在庞在辛老师的领导下,组建了由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李杰广、魏玉文、刘书鑫、韩文浩、黄钦旺、陈宇航、王玉政组成的“临危智变”三下乡调研团。团队前期采用“小分队、云会议”的方式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确定了赴日照金马工业集团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在7月21日基本完成调研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守护蓝天”大气污染调研队在这次活动中深入位于山东聊城市茌平县的信发集团,希望可以从中学习到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可行性经验。


通过这次的调研学习,团队成员都受益匪浅,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工作人员讲解,学习了解机器运作等方式了解信发集团发展历程,生产规模和循环产业链。围绕热电联产铝电联营铝粉配套与深加工,了解其在脱硫烟气除尘污水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及在环保工作中对污染问题的整改,落实挂牌督办的方法。向社会进行正面宣传,提供方法借鉴。




通过采访、调查问卷等形式探究现阶段“民众对于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先后关系的认识”,及时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并积极宣传大气污染常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运用所学知识造福社会。

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7月1日,青岛大学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青春梦之旅”科技支农帮扶团队在院孙莹老师的指导下顺利与邹城市城前建筑公司取得联系。

通过第一天的交流沟通后,实践团队发现其建筑原料的采购,建材的生产以及销售,主要是通过人情与各公司之间的合作推荐完成的,并且几乎不采用微信微博等科技办公方式。建材产品 的销售也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直接提货付款完成的。这让三下乡团队意识到这完全可以通过直播宣传等网络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实地调研与网络资料查询后,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微商模式与产品电商结合为农村电商扶贫带来的巨大影响,对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本质有了深刻认识,真切感受到普及电子商务对精准扶贫的重要影响,更加坚定了通过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脱贫攻坚战奉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团队成员通过上网查询,在对优秀电商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农村电商发展经验,积极为邹城市城前村农村电商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对邹城市政府有关电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产品电商精准扶贫存在的难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多途径助力农村脱贫致富的决心,深刻认识到电商扶贫已然成为精准扶贫“新利器”。

接下来,实践团队通过座谈会直播等方式,手把手教公司工作人员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达到快捷办公,优化生产速度与质量,并帮助建筑公司促进产品与电商平台的结合。

在三下乡活动后期以PPT演示为主要手段,通过宣讲会、互联网等传播家乡文化,推广家乡产品,并为邹城市建筑公司留下了一批宣传图片与宣传PPT等。

此次青岛大学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团队的科技支农活动是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的有益实践。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强化本科生的知识,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行业发展详情,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农村的生动课堂。科技支农的实践活动积极响应了国家科技支农和服务人民的号召,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传统销售行业进行科技支持和电商结合,有利于行业长足发展和乡村建设。

物理科学学院

7月31日物理科学学院“风华正茂”家乡历史文化探索团在青岛市即墨区开展实践活动。

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五位在校生组成调研团,对位于即墨区移风店镇实施乡村历史文化调研,调研小组将对青岛市即墨区重点扶持的、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点进行乡村旅游知识宣传普及、发展状况调查并打造一条乡村精品旅游路线。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优势,为乡村旅游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团队进行了一场公益性的直播活动,旨在向公众更为全面的介绍即墨的风土人情,团队联系了当地的供销商,并借用其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对贫困地区进行一定的扶贫工作,团队联系了贵州紫云,甘肃文县等一些它省地点,在直播过程中帮其销售地方特产,为这些地区增加经济收入。


自动化学院

在这个抗击疫情还未胜利的时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显的尤为困难。

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青春乡行”助力脱贫调研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我们的特殊”乡行“。脱贫即将迎来胜利,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脱贫中存在问题,给出制度、资源、结构等多维度下精准扶贫下的“嵌入式”发展模式,最后经过脱贫收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析,给出乡村振兴下的“嵌入式”发展模式,为当地下一步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团队代表实践记录


▲第一站:政府部门(制度)



▲第二站:企业(主要资源)



▲第三站:贫困家庭(个体)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