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理楼142室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法槌声,这是文法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联合主办的首次“庭审进高校 审判零距离”活动的庭审现场。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钟大林法官作为审判长主持此次庭审,学校160余名法学相关专业师生代表现场旁听了案件庭审。
庭审前,副校长张玲玲会见钟大林一行,双方就合作研究、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进行深入交流,表示将多举办庭审进高校等活动,推进联合培养人才,加大对相关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双方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黄岛区法院、学校文法学院及法学学科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本次庭审的是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原告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系TCL集团的关联公司,经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使用“TCL”、“TCL王牌”、“王”等系列商标并进行维权事务。原告诉称,被告青岛胶州某家电经销部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在其注册经营的“玉凤家电商场”销售与原告被授权使用商标相同的电视机产品,致使消费者误以为是原告产品,涉嫌侵害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辩称,原告所指电视机并非被告生产,实为他人在被告处代售,被告并不知晓其涉嫌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相关规定,被告并不构成对原告进行商标侵权。
在法庭调查阶段,案件双方当事人围绕原告是否享有商标专用权、被告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相关费用的确定进行举证、质证,合议庭当庭对涉嫌侵权物品进行查验。
在法庭辩论阶段,案件双方就“被告是否构成了商标侵权”“若构成侵权,被告应承担原告的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是多少”两个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并就涉案电视机是否为被告所售等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
经被告人最后陈述,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同意庭后调解。
庭审进高校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重要举措。文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学栋教授表示,庭审进高校活动对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能力,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促进法治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学校注重充分利用所在地公、检、法、司资源,推动司法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目前已同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东营市人民检察院、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东营市达洋律师事务所、山东省德衡律师事务所等开展合作,建立了20余个“行业+职业”“实习+就业”式实践教学基地,在学生实习、导师聘任、合作研究、干警培训等方面取得系列成绩。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互联网+学、创、研”途径,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将模拟刑事、民事、行政法庭审判等实践类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依托法律诊所,开展各种服务社会的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活动,并通过鼓励、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模拟法庭等活动或赛事,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的良性发展。
编辑:迟佳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