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12-09 10:50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晁玉方 李月娥 常雪飞 A+A-
-分享-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内在要求与现实选择。大学生群体创新意识强,活力足,知识与技能丰富,被相关政策列为重点支持的创业群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9部门也联合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推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普及。齐鲁工业大学是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理论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创业意识与知识教育基础上强化创业综合能力教育

当前的创业教育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但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能力本位得到了广泛认同。只有创业能力提升,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在深入研究基础上,以创业素质能力提升为导向,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注重创业特质识别与开发、创业知识讲授与内化、创业模拟与实践,构建了能力导向的教育开发系统,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在普及型创业基础上强化精准化、精益化教育

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走精准化、精益化的发展之路。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理论研究,探索大学生创业内在规律,并针对创业的全过程,以创业学院为载体,采取诸如“创业坊”“创业一对一指导”“创业导师制”等精准化、精益化教育开发模式,设置个性化教育方案,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与辅导等,有效推动创业教育普及型向精益型转变。

三是强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情境化教育

创业是在高度不确定性、复杂的、动态的以及高资源约束的环境下进行创新活动,是非线性、迭代创新、反复修正的过程,也是创业者与社会网络高频互动的过程。现行静态的、线性的创业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这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注重创业教育与真实情境的有机融合,在更加真实的创业情境中开展创业教育,设立创业学院与众创空间,优化创业教育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载体。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还倡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走出课堂,尤其是教师深入创业一线,真正掌握创业的内在发展规律,力争能够使学生在创业中学会创业,在创业学习中历练创业。

四是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领导力教育

美国学者德里克·利多认为创业维艰,成功创业者都具有特定的领导力技能(Startup Leadership)。实践也证明,创业领导力在创业实践中作用十分突出,Derek Lidow(2014)更是指出,创业成功75%取决于创业者的领导力策略,25%是商业计划。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研究,连续多年对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研究进行立项支持,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者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识别大学生创业者影响利益相关者的素质能力,探索大学生创业领导力的演化发展规律。利用相关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将创业领导力的内容嵌入到当前的领导科学、创业教育、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素质能力模型理论与应用等课程之中,实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融合。结合理论研究,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引导教师日常注重学生感召性创业人格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创业者注重自我修养,强化利他主义,提高自我激励能力、沟通能力、自控能力等,不断创新发展创业领导力教育模式与方法。

五是建设与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创业教育实践表明,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由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缺乏社会网络支持的、封闭孤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必然会走进“死胡同”,其高质量发展更是难以实现。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上,齐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首先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建设成为开放性的体系;其次在专业教育中应注重交叉融合,拓展学生视角;再其次积极引入外部企业家或创业者,建设高质量的创业导师队伍;最后应通过创业园、科创园等富集多种创业教育要素,形成高效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晁玉方 李月娥 常雪飞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