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学生研发新型药物可制成“抑菌口罩”,被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发布时间:2021-11-10 08:59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A+A-
-分享-

  近来,口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日常口罩大多是靠静电吸附方式拦截病菌,并不能彻底“消灭”病菌。近日,青岛大学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的几名研究生设计合成一种新型抗菌、抗病毒药物,该药物可以使口罩具有抑菌效果,从而更好地起到防护作用。据悉,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由细菌和病毒传播引起的新发传染病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的一个主要危害。但目前,大多数个人防护装备的抗菌和抗病毒性能较弱。针对这一问题,青岛大学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的研究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聚四氢嘧啶抗菌、抗病毒聚合物,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将其与聚丙烯腈(制作口罩的一种常见材料)混合在一起,就能制备成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的纳米纤维。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都表现出了高效且持久的抑菌效果(>99.999%),对病毒表现出优异的杀灭性能。“将该纳米纤维作为病原体灭杀层制得新型医用防护口罩,其对0.24μm颗粒物的过滤效果高达97%,大大优于N95口罩。这表明该纳米纤维层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口罩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三年级硕士研究生郭帅兵告诉记者。而且这种纳米纤维不仅可以应用于口罩,也可以扩展到其它个人防护装备和纺织品中,据悉,此项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研究论文还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

  “该研究从新型抗菌、抗病毒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出发,成功制备了具有高效抗菌、抗病毒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纤维,为尖端医护纺织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材料和新思路。”郭帅兵介绍。青岛大学生物医用材料与工程研究院长期致力于纳米药物、成像探针和抗菌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已有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被作为高被引论文、被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编辑:白天

审核:孙悦琛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