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请出示一下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证明……”2月19日-20日,鲁东大学全日制学生按照“错时错峰、安全有序”的原则分批错峰返校。
“太感谢老师了”“多亏了老师帮着联系,让我的手机失而复得”,该校小刘同学在返校途中,不慎将手机落在出租上车,又没有任何该车信息,值守辅导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一边安抚该学生,一边想办法定位学生手机并与出租车司机取得联系,最终跟司机取得联系很快拿回了手机,学生得以顺利入校。“因为当时下着雪,携带行李太多,下车时一不小心就把手机落在车上了”“手机里有太多个人信息,丢了很麻烦”,刘同学回忆表示。
“学生返校日风雪交加,骤降的气温让不少同学始料未及,看到有不少同学穿着单薄,我们就立即熬了姜汤送过来,给同学们一些温暖”。学校后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返校之前,老师就提醒我们注意保暖,添加衣物,但是没想到烟台那么冷,看到站在寒风中迎接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来回踱着双脚,心里酸酸的。回到熟悉的校园,喝着热气腾腾的姜汤,感觉很贴心、很温暖。”返校学生小王说。
“我是刚返校就过来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想在最后一个学期给学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也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返校日,学校大四学生党员小张与值守辅导员一起,在学校东区北门负责核验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一天近12小时的室外工作,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很有意义。“同那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相比,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做好春季学期学生开学返校工作,学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开学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鲁东大学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组织全校学生错时错峰分期分批返校,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开学前、返校日和开学后三个时段制定了具体的疫情防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内容,确保春季学期学生开学返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精准摸排,全面开展以师生员工(包括保洁、保安、餐饮服务等后勤工作人员)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及接触史、旅行史排查,建立台账,特别是精准掌控有中高风险地区经历的、有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的、体温有异常或有疑似症状的师生员工,落实一人一案,做好管控。严格落实师生员工开学前14天健康监测要求,做好“应检尽检”新“三类人群”核酸检测,并及时通过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报送核酸检测信息。学校开展全面消毒清洁,在开学前对校内环境卫生死角,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彻底清理过期食材、食品,对饮水机和二次供水的蓄水池进行全面清洗消毒,排空长时间滞留在供水管道中的陈水,委托专业机构对自备水源进行检测,不达标的不得使用。在校内重要场所设置相应的标识线、行进路线、间隔线,以避免人员密集。学校提前组织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和生活条件保障。
返校日当天,学校严格重点场所管理。全体辅导员和安保人员顶风冒雪、克服寒冷天气影响,全部压到返校一线,从早六点到晚十点,坚守在8个大门11个入校通道轮流值守,有序做好返校学生身份核验和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查等工作。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师生员工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绿码,发现体温异常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因工作确需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严格履行信息登记手续,落实“身份证+健康绿码+测温”查验制度,校内全程佩戴口罩,并控制时间、范围、地点等。做好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通风消毒,在人员易聚集性场所(办公楼、学生公寓、图书馆、实验实训场所、办事窗口和服务中心等)设置专门出入口,安排体温检测员和安全管理员,组织进入人员依次排队、核实身份、检测体温。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严格点名制度、请假报告和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3次监测师生体温和健康状况,建立体温检测台账。
来源:鲁东大学
编辑:迟佳
审核:孙悦琛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