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大学子斩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2-04-01 09:30 来源:烟台大学 A+A-
-分享-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线落下帷幕,烟台大学入围国赛的所有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另有5项作品荣获“红色专项赛”“黑科技专项赛”国赛专项奖,创造了烟大学子参加“挑战杯”全国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并实现了特等奖的重大突破

图片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上全国大学生三大综合性赛事之一,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次国赛共有来自全国264所高校的1500余件作品参加终审答辩。

  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调研报告类特等奖作品《小店虽小,风景甚好——“双循环”战略背景下的小店经济“微循环”活力研究》(指导教师:崔占峰、矫卫红、赵卉妍),深入调研小店经济活力,构建小店经济活力评价体系,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助力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了烟大学子的青春智慧。

图片

(国赛特等奖《小店虽小,风景甚好——“双循环”战略背景下的小店经济“微循环”活力研究》团队合影)

  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二等奖作品《鹏程万“锂”——高比能锂硫电池的研发》(指导教师:王美日、李婧),从协同调控正极材料的导电性、锚定作用及催化活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类具有高比容、高比功率及高循环稳定性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使得电池容量达到商业化锂电池的10倍,同体积的能量密度为锂电池的2至3倍。

图片

(国赛二等奖《鹏程万“锂”——高比能锂硫电池的研发》团队合影)

  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调研报告类二等奖作品《韧性治理与微循环——“双循环”格局下流动商业空间的场域治理与新趋势》(指导教师:崔占峰、徐小惠、宋哲),结合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建构了场域治理体系,运用韧性治理逻辑,针对线下和线上流动商业空间提出了“码”上约摊韧性治理方案和三维共治模型。

图片

(国赛二等奖《韧性治理与微循环——“双循环”格局下流动商业空间的场域治理与新趋势》团队合影)

  来自药学院的科技发明制作类三等奖作品《“释”半功倍——新型缓控释载体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指导教师:慕宏杰、李孟秋、张蓬),将纳米粒包裹到微球当中,研制了一种长效缓控释载体,该载体可有效控制活性物质释放速度,用于医药、日用化工、农业等各个领域。

图片

(国赛三等奖《“释”半功倍——新型缓控释载体的构建及性能研究》团队合影)

  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校团委坚持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导向,择优遴选重点选题、培育打磨优势项目,全流程比照国赛组织形式和标准体系,全线贯穿国赛评审规则和选题导向,全程邀请权威专家担任评审指导。本次决赛答辩因疫情全部改为线上进行,学校努力克服校园封控状态下的条件限制,迅速组建线上技术保障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线上线下协调联动,校内校外实时配合,提前预判落实每一处细节,全力保障线上答辩顺利进行。在不到一周的备赛时间里,从设备入校到场地搭建,从集中调试到全真模拟,从流程确认到应急预案,从工作信息群到线上会议室,指导老师们在线上反复推演、模拟问辩;参赛团队的同学们在答辩场地,挂图作战、分秒必争;技术设备团队在工作群中,实时反馈、全程保障,确保了入围终审答辩的所有学生团队在专家评委屏前的完美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各团队反复推演、全力备赛

图片

图片

设备进场 准备搭建

图片

组建线上技术保障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赛前调试设备

图片

图片

组委会确认参赛学生身份

图片

各团队进行线上交流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