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黄河文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通过线上形式成功举办,旨在探讨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山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陈成标在致辞中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山东省推动黄河流域协同合作与发展的责任。他表示,省教育厅未来将继续紧盯黄河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区域内高校合作,在推动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努力为人才、科技、智力支持提供坚实的后盾。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茂聪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文脉、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并强调了学校在构筑黄河文化交流传播阵地、促进黄河文化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鲜明优势与时代重任。
会上,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范玉刚、河南大学侯卫东教授、山东财经大学孙丽君教授、东营行政学院杜金华院长、东营市广播电视台孙洁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孙书文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报告。与会学者围绕黄河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以及立足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挥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在文旅和研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新传播育人方面的平台作用,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教学研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论坛由山东师范大学、黄河流域“两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东营黄河文化馆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中国文学经典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吸引师生4000余人次参与交流。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