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突出“大商科”教育特色 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3-03-03 10:58 来源: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作者:王学敏 A+A-
-分享-

  近年来,强化应用性科学研究,突出“大商科”教育特色,成为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重要抓手之一。该校以此建立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着力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推进财经特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了产教融合深化发展。

  完善保障机制,建立“政校行企”合作模式。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愿景目标,出台了《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实施方案》等引导性政策。同时,遵循应用型本科高校特征属性,聚焦“商工融和、以文化人”的“大商科”教育特色,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全程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专业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完善多元参与、多主体合作办学机制,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尝试探索多主体办学产业学院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建设“政校行企”合作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财商素养、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实施专业共建,本科专业实践基地全覆盖。近年来,学校与山东中启创优、世博华创、中兴教育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 8个校企合作本科专业,所有专业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28 个专业均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全覆盖;推进校企双向互动、共享资源。引进企业导师入校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及毕业论文指导,组织近 30 位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和参加企业实践培训,落实校企共建就业基地15个;着力建设“双师型”人才队伍,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132人,占比42%。

  促进学用结合,把课堂搬到企业“实战”现场。一是建立“大师工作室”。合作企业派驻行业精英担任部分专业课及实践课教师,以建立“大师工作室”的形式引入行业实战项目;二是实施校中企、企中校人才培养模式。“校中企”阶段,提升学生的职场综合能力以及企业运作管理能力;“企中校”阶段,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具体业务相结合;三是实施“四个融合,两个三位一体”。即“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人文素养提升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行业资源与育人全过程相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教师、项目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三位一体,“教研室、项目部、工作室” 三位一体,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作能力,也推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特色学院,借梯上楼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一是共建共享。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企业共建6个产教融合特色学院,5个校企合作实验室。2020年初,依托泰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00万兴建了华为模块化机房,为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二是项目共研。与中科曙光合作建设“金融大数据”项目,被教育部评为“数据中国-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高校。近3年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推动金融财务、信息技术等相关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和重大社会问题应用研究;完成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课题累计近80项,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50余项;积极融入泰安市战略发展布局,紧密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立足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东方世博数字创意学院及华为ICT学院等特色学院,承揽教学培训任务,推进产业学院内涵建设,提高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作者:王学敏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