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四个坚持”,推进依法治校
发布时间:2023-09-28 09:02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对大学治理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通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顶层设计引领、坚持推进综合改革、坚持畅通民声渠道等推动依法治校,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校(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出台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系列文件,着力构建系统科学的决策体系,充分发挥好校(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二是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校(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校(院)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关于依法治校工作的汇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等作为学习重要内容。三是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提升法治管理能力和效果。同时加强法治培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推动全员学法,提高工作人员依法治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改革创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顶层设计引领,健全制度体系。

  一是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章程》为统领、具有鲜明科教融合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把大学章程作为推进依法治校、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二是依法制定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将章程中的各项原则用具体制度落细落实。建立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明确和规范起草、审查、决定、公布等工作程序。三是制定修订涉及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职称评聘、人事管理、国际交流、后勤保障等领域的制度文件,进一步健全校(院)制度体系。

  三、坚持推进综合改革,优化治理结构。

  一是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建立健全多元参与的校内治理体系。二是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教学机构“类法人化”管理进程,一院一策,精准核算,实行差异化分配,体现优劳优酬,将薪酬作为推进校(院)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杠杆。真正实现发展动力模式由“校(院)车头牵引”向“学院动车组驱动”转变,充分调动起全校(院)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在科创中心探索实行与国际接轨的PI制、年薪制和预聘制,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试点理事会治理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释放改革创新“红利”。

  四、坚持畅通民声渠道,维护师生权益。

  一是校(院)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医护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维护教职工在校(院)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民主管理、监督、决策,通过教代会听取审议校(院)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重要问题和广大教职医护员工普遍关心的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报告,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二是通过学生代表大会、“权小益”学生权益保护平台,保证广大学生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定期开展“青年之声”座谈会,搭建学生与学校职能部门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面对面与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沟通、提案的机会。学代会提案整体反馈率达90%,权小益累计解决各类学生权益问题与建议8786项,做到100%持续跟进。三是积极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宣传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时间节点,通过举办“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法律顾问等开展普法讲座、组织知识问答等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积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