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农文化”如盐入水浸润学生
发布时间:2024-12-25 09:4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刘淼 A+A-
-分享-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完成了一项“大作品”。在该校平度校区阳光房的东面和北面外墙上,百余名学生历时1个月绘制出两幅巨型的乡村振兴主题墙绘。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维维说,“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前往山东临沂、内蒙古奈曼旗等地开展乡村墙绘,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面对校园里这么大的两张‘画纸’,学生早就心痒手也痒了。”

  校园立起巨幅“乡村画”

  “最高处是乘升降机上去画的,虽然有时刮大风,耳边呼呼响,但特别过瘾!”参与此次创作的2023级环境设计专业童喜彬同学告诉记者,自己从宿舍去往教学区一般不经过这里,但自从画好以后,他每天都要走一走这条路,“看到经过的同学抬头看我们的作品,特别自豪!”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面巨幅墙绘高8米,宽20米,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墙绘色彩鲜艳,在碧蓝天空下和棕褐色教学楼相映成趣。东侧的《科技助农》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的自然风光,同学们还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心“飞”了一架“植保无人机”,展现出科技农业的未来场景。另一幅《硕果归仓》墙绘采用卡通风格,原图由该校绘画专业大二学生贺馨瑶手绘,作品还未完成时就有不少学生来和兔子合影,成了校园里的“网红打卡地”。

  “农业院校承担着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使命任务,‘为农’是我们育人的目标,也是学生工作守正创新的方向。”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许颖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院一品”品牌立项工作,支持各学院基于学校和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工作创新。学校第二批次思政教育“一院一品”立项工作刚刚结束,在获得立项的10个项目中,有本次墙绘所依托的实践育人项目,还有农学院的“青苗育穗”、园林与林学院的“虹耕劳育”项目等,可以说是“农味儿”十足。

  教师都得沾点“泥土味儿”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主力军。在青岛农业大学,要想当好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除了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本领之外,还得沾点“泥土味儿”。

  “培养学生‘知农爱农’,辅导员首先要具备‘知农爱农’的育人能力。”园林与林学院辅导员许菲菲说,学生在提出活动设想时,都能想到要紧扣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主题,自己作为辅导员,也得好好学起来,才能“有底气”。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以“践行‘大食物观’”为主题开展了系列学生活动,在本次学校思政教育品牌建设中立项“赓续精神谱系,培育‘食’代先锋”项目。为教育引导好学生,学院要求辅导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开主题班会”“谈心谈话”这些基本功,还要跟着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农产品加工生产一线调研实践。

  农育新人、育新农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11月在青岛鑫八福化肥有限公司建设了一处党建与思政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修彩波告诉记者,将思政实践基地建在化肥公司,就是为了让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农业产业第一线,近距离感知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学子“三农”基因被激活

  12月11日,学校与山东德州乐陵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山东乐陵科技小院集群。截至目前,学校已获批50个三部委支持建设科技小院及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搭建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干事创业”的广阔大课堂。

  而在校内,“农味儿”十足的实践育人活动已成为常态。从每年四月中旬学校牡丹园里的牡丹盛开起,以学校团委主办的“虹韵牡丹”游园会打头,全校性文化活动逐月开展,铺展成一幅动人画卷:园艺文化节、茶文化节、园林文化节、食品科技文化节、创意文化节暨“艺术市集”……可谓“季季皆是农时,节节皆有农韵。”

  除了文化节,各类“与农有关”的特色活动也贯穿全年。在该校2024年春季运动会上,一匹刚出生13天就来“参加运动会”的小矮马相关视频引爆网络。从传统茶艺演绎、特色农机展示、中草药科普,到优质农品进校园、可爱萌宠进校园、涉农文创开发、农耕话剧展演,再到标本制作、宠物义诊、趣味手工,让农业大学的校园“很农业”,让新农人培养过程很有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校园核心位置的牡丹园,可不仅仅是一座小花园,这里是学校花卉学科的种质资源圃,已建设近20年,园内种植200多个品种共计2万多株牡丹,每逢四月百花争艳,整个校园就是一个“花卉学”大课堂。

  学校党委书记潘军告诉记者,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传统农业生产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代大学校园中如何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激活新时代农科学子“三农”基因,是时代的考题、文化的考题也是教育的考题。农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强农兴农新型人才,必须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以“农味儿”的校园文化浸润学子身心,实现如盐入水、润物无声。

作者:刘淼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