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设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25-07-10 14:59 来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者:刘阳 王伟杰 裴雨晨 A+A-
-分享-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充分发挥艺术院校专业特色,将学习教育与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实践有机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廉洁文化育人体系。通过精心打造三大专业赛事平台,将廉洁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专业教学与主题创作之中,探索出一种沉浸式、体验式的“廉政课堂”新模式,推动廉洁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史琳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系列海报》

  书画载道:以传统艺术涵养清廉品格

  丹青写意,翰墨传情。学校依托深厚的艺术底蕴,举办“青未了”廉洁文化美术与书法作品大赛,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时代的廉洁内涵。大赛吸引全校师生踊跃参与,共征集中国画、油画、雕塑、书法、文创等五大类190余件作品,经层层筛选,100余件精品力作亮相主题展览。走进展览现场,师生们被一幅幅匠心独运的作品所吸引。《清风荷韵》,以写意笔法勾勒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之高洁,墨色浓淡相宜处尽显君子品格;雕塑《荷韵清风入我心》则通过立体造型语言,让亭亭玉立的莲花化作触手可及的廉洁象征。这些作品既传承“清正廉明”的文化根脉,又融入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精神,以刀笔为媒介,将廉政思想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视觉符号,让观者在审美体验中悄然接受廉洁文化的滋养。

刘宁《清风荷韵》油画

曹淑海《荷韵清风入我心》雕塑

  海报言志:以创意设计传播廉洁理念

  第四届“清心妙语”廉洁文化设计海报创作大赛以“青莲映心 清风润艺”为主题,成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亮眼名片。大赛聚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鼓励师生运用图形、色彩、文字等设计元素,创作出兼具警示性与艺术性的廉洁海报。400余件参赛作品中,118件脱颖而出:《度量衡》系列以中华传统计量工具为灵感,将秤、砣、尺等元素与“执政如衡”的为政之道巧妙结合;《节俭是“葫”》则以民间剪纸艺术为载体,借葫芦谐音“福”的吉祥寓意,生动诠释“节俭是福”的朴素真理。这些作品或以戏谑幽默的艺术语言直击不良风气,或以清心优雅的创作风格陶冶人心,或以严谨庄重的视觉符号诠释纪律底线。

杜明星《度量衡》海报

耿岳敏《节俭是“葫”》

  光影映廉:以镜头语言讲述廉洁故事

  在数字媒体时代,微视频、微电影以其直观生动、互动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学校立足这一优势,精心策划“光影映廉”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活动启动以来,师生们热情高涨,纷纷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大赛共收到微电影、微视频、AI创意视频等多种形式作品八十余部。参赛作品围绕“光影铸魂·艺守廉心”主题,通过动画、AI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廉洁文化建设的深刻意义。动画片《龟钮印》以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龟钮印从温润可爱到狰狞丑陋的形态蜕变,隐喻官员从廉洁奉公到贪腐堕落的内心转变,深刻揭示权力失控与欲望膨胀的必然联系;AI创意视频《明镜三千》则巧妙撷取中国传统铜镜意象,以虚实相生的数字艺术手法,生动诠释“正心明德、天下清明”的价值内核。师生们从选题策划、脚本打磨,到实地取景、后期制作,每个环节都成为探索廉洁文化内涵的深度实践,成功将传统说教转化为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李卓轩、沈铄《龟钮印》动画短片

邱长新《明镜三千》AI视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艺倡廉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学校构建起“艺术创作—展览展示—多维传播—价值育人”的完整廉洁文化建设闭环,深化了“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在沉浸式的艺术实践中,廉洁理念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师生日常,内化为艺术创作的精神底色,既提升了廉洁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更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得到立体诠释与生动传承。师生们纷纷表示,每一次创作都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淬炼,通过这样的创作实践,不仅让廉洁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在艺术实践中实现了知行合一。


作者:刘阳 王伟杰 裴雨晨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