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着力完善学生食堂治理体系,全面落实管理主体责任,理顺管理运行机制,突出重点工作环节,实现学生食堂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监督常态化,全面提升食堂管理服务水平。
突出系统谋划,构建协同化治理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聊城大学学生食堂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食堂工作。组长由分管后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全面负责学生食堂管理的组织工作,学校10余部门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学生食堂管理体制机制,形成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学生食堂招标采购、财务管理、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确保学生食堂食品安全、价格稳定、服务优质。提高学生食堂管理的透明度和师生参与度,营造廉洁、诚信、和谐的校园餐饮文化。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后勤服务监管办法,出台《学生食堂管理办法》《学生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食堂价格监管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文件,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的长效机制。
强化管理创新,健全规范化运行机制
一是优化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学校学生食堂管理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食堂的委托经营、物资采购、价格调整等重大事项。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采购机制,规范学生食堂招标采购流程,严格评标、定标。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和资金使用流程规范,严格核算、定期公布财务报表。二是落实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建立校领导联系学生食堂制度,不定期检查学生食堂安全、卫生、供餐质量情况,听取学生意见建议,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食堂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及时公开食堂的招标采购信息、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等。邀请师生参与食堂监督,主动接受地方职能部门检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一体推进”的大监督工作格局。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学生食堂的综合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对食堂承包经营单位、后勤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学生食堂满意度调查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对食堂的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改进食堂工作。
聚焦重点环节,实施全链条闭环管控
一是完善招标采购环节。严格审查投标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建立供应商“黑白名单”制度,对诚信记录良好的供应商给予优先合作权,杜绝不合格供应商参与投标。评标委员会按照评标标准进行独立评标,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二是严格食材监控环节。加强对食材采购价格的监控,建立食材价格数据库,定期对食材市场价格进行调研和分析,对食材采购价格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食材验收流程,对采购的食材进行严格验收,确保食材的质量、数量、规格等符合采购合同要求。三是加强日常运营环节。加强对学生食堂运营的全流程管理,贯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每学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明厨亮灶”监控系统,实现后厨操作实时公开。合理确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确保价格合理、稳定。四是建设信息化管理环节。推进“学生食堂管理系统”建设,集成食材采购、出库入库、存货管理、财务报销、即时直播、现场监控、违规抓拍、电子秤等线上功能,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提高学生食堂运营的数字化水平。
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品质化育人阵地
一是开展党员包保学生食堂行动。遴选相关部门党员干部包保学生食堂,开展“党建+”活动,监督指导学生食堂日常运营;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引导和食堂环境建设,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作用,打造学生食堂育人阵地。二是强化问题情况监督反馈。设立学生食堂意见箱、投诉电话和网上反馈平台,方便师生对食堂工作进行监督。健全问题处理机制,及时调查处理师生反映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发挥学生会作用,组织开展“走进食堂后厨”“后勤与学生面对面”等监督反馈活动。三是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设置“光盘行动”“节约粮食”等主题海报、标语,组织“光盘打卡”“粮食安全科普展”“节约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开展“食堂帮厨”“餐具收纳”等劳动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浪费”现象,营造节约节俭的校园餐饮文化氛围。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