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民办高校如何在推进“立德树人”过程中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从而开启人才培养与使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校服务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直通车”,不断彰显自身办学特色?进入新学期,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坚持“以卓越和创新教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理念,提出把葡萄酒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最大特色,以建设“为文化旅游产业服务的新文化专业群”为目标,以构筑“葡萄酒文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为亮点,以打造“一园一馆一盟三基地”为突破口的思路,深度参与、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建设。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所在的山东蓬莱,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主产区——烟台产区的核心产区,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驰名中外的中国葡萄酒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0多年来,烟台已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领跑者。蓬莱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倾力培育,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化新型发展道路。该市发展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8万亩,拥有中粮长城等葡萄酒生产企业56家,落户法国拉菲等精品酒庄26个,建设葡萄酒特色小镇1个,葡萄酒年产能14万吨,产业综合收入达45亿元。
学校校长马红坤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也是职责和使命所在。面对新时代、新使命,高校理所应当积极主动肩负起历史性任务,同时,抢抓自身内涵建设的新机遇,不断提升‘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水平。”本着这一思路,目前,学校葡萄酒与管理学院由校长挂点管理,下设市场营销(葡萄酒营销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本、专科专业,旨在依托产区优势和政府支持,将其打造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实力突出、特色鲜明的葡萄酒学院,同时,作为蓬莱、乃至烟台市对外宣传普及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城市名片。
为此,学校提出重点打造“一园一馆一盟三基地”,以阐释葡萄酒文化为载体,打造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全方位“发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
“一园”,即建设葡萄酒文化特色校园。在校内建设葡萄长廊,向广大师生普及葡萄酒相关文化。借助路灯、公共座椅、宣传展板等,增加设立校园葡萄酒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开设葡萄酒文化主题公共选修课程,推广葡萄酒文化教育。
“一馆”,即建设首家中外葡萄酒文化主题图书馆。以“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为轴线,广泛搜集、挖掘、整理国内外葡萄酒行业相关图书、杂志、专著、论文等资料,并赋予其公共服务功能,作为师生,乃至社会各界学习、了解不同地域、国家的葡萄酒文化,查阅相关资料的专业图书数据及资料库。
“一盟”,即成立蓬莱葡萄酒产教联盟。依托该联盟,开展葡萄酒产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举办学校、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全国性葡萄酒行业论坛,承办或协办国家、省、市级葡萄酒品鉴及相关技能大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大对葡萄酒及相关产业的应用技术研究,突出成果转化,提高服务地方产业能力。
“三基地”,即打造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教育基地、葡萄酒研学旅游基地、葡萄酒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其中,蓬莱葡萄酒文化旅游教育基地将打造成为汇集蓬莱海岸特色、葡萄酒历史文化和产业文化传播、酒庄特色文化、葡萄酒文化旅游体验、葡萄酒知识传播、葡萄酒品牌推广和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教育平台;葡萄酒研学旅游基地将依托校内外资源,以葡萄酒文化教育及蓬莱旅游为主题,建设面向高校和社会各界开展教学培训的研学旅游基地;葡萄酒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将为地方葡萄酒、旅游及酒店行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职称评定提供基础保障。
编辑:冀春鑫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