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鲁五校2026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山东大学专场同期举行
山东大学举办“金秋启航校园招聘”2026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
发布时间:2025-10-23 10:58 来源:山东大学 A+A-
-分享-

  10月19日至21日,“金秋启航”校园招聘——山东大学2026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在一校三地举行,津鲁五校2026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山东大学专场同期举行。校长李术才,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姜国杰,扬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耀武,天津市委组织部副局级巡视专员曹厉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校党委副书记张帅,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资源开发处相关同志参加活动。

  本次双选会共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301家用人单位参会,创历年新高。单位涵盖制造业、建筑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19个行业领域,提供工作岗位超过4.7万个。

  李术才在双选会现场了解招聘单位用人需求和岗位设置情况,并与毕业生交流,询问同学们的个人规划和就业方向。他勉励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树立科学生涯规划意识和终身学习成长的理念,坚定信心,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在人生赛道上行稳致远。学校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与各领域重点单位深度合作,拓展优质就业渠道,积极搭建高效稳固的校企校地对接平台,多措并举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次双选会的一大亮点是众多地区和央企组团参会,共有14个地区和集团组织优质企业来校招聘。其中,重庆、天津、扬州、南昌等地开展了城市宣传推介、生源地学子见面会、校地产学研对接等活动,展现出各地招揽青年人才的积极意愿。

  现场特别设置“就业指导专区”,以多元服务矩阵与精准赋能为核心,构建覆盖求职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其中,AI生涯发展助手设“AI简历制作+AI面试指导”区,提供简历优化、智能生涯画像分析及行业适配建议;“求职加油站”提供职业生涯指导、备考建议、政策解读与职业妆容指导,全方位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医药类专场双选会设有“医路成长之旅”趣味游园活动,以沉浸式互动帮助学生明晰职涯规划方向。

  威海校区设立政策咨询、简历优化、生涯指导、征兵问询等服务专区,同时充分发挥就业育人功能,从宣传动员、精准指导、政策宣讲、场景布置等方面强化就业育人作用。

  青岛校区会场内设置简历指导处和留学指导处,邀请专家开展“一对一”辅导。前期,校区与青岛市及所辖七区人社局深度联动,组织海尔、赛轮集团、特锐德等96家青岛优质企业组团参会,为服务地方引才注入新动能。

  化学与化工学院2026届硕士毕业生韩同学表示:“与多家企业面对面交流,让我对专业前景和自身规划更加清晰,也对未来职业道路充满信心。”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生朱同学说:“双选会汇集众多优质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我在专家指导下优化了简历,增强了求职竞争力。”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2027届本科生吴同学谈到:“很多单位专门设置了实习岗位,感谢学校为我们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创造良好条件。”

  歌尔股份校招工作人员表示:“山大是歌尔战略合作高校,公司高度重视山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育,期待与更多山大学子一起工作、共创未来。”厦门航空校招工作人员也表示:“近年来诸多山大优秀学子为厦航的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山大的精准对接,协同共筑人才高地。”

  活动期间,李术才会见了姜国杰一行。学校举办了扬州人才校园日山东大学专场宣讲会、天津市人才政策推介会、“百万人才兴重庆”全国重点高校秋季巡回引才活动宣介会等活动,并召开津鲁五校就业创业联盟工作交流会,张帅参加活动并介绍了山东大学就业工作相关情况。经济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药学院、机械学院分别举行“金秋启航校园招聘”校企人才供需适配交流座谈会专场,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搭建坚实桥梁。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