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持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近500名潍院学子西部淬炼成长
发布时间:2025-10-24 16:21 来源:大众日报作者:曹儒峰 韩金伶 A+A-
-分享-

  近日,红色舞剧《援疆女兵》的第三次创作研讨会在潍坊学院会议室举行,主创团队热烈讨论了如何更精准地刻画第一代女兵垦荒戍边的精神内核。在数千公里外的新疆大地,这部剧所颂扬的奉献精神,正由新一代潍院学子用真实的奋斗日夜续写。他们从舞台下的观演者,变为边疆建设的剧中人,用汗水在广袤的西部热土上,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青春画卷。

  一台舞剧激扬青春志向

  《援疆女兵》生动演绎了以潍坊籍女兵王秀兰为代表的女兵们从质朴村民到边疆建设者的蜕变,还原了她们最初响应号召时的满腔热忱,克服漫长路途中恶劣环境的坚韧,建设新疆的拼搏,扎根边疆后的岁月沉淀,再现了“泰山天山根连根,鲁疆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刚去的时候,荒凉得很,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潍县女兵就一点一点地努力,每建好一个单位就交给当地,她们则再去开垦另一个地方……”王秀兰的后人说。

  这部舞剧2024年开始展演,无数师生看过后感动落泪,但其真正的成功,在于它激发出的行动力量。当舞台上的故事落幕,现实中的故事正迎来高潮——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追随剧中人的足迹,将“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誓言化为人生抉择。

  在这群学子中,张书凝的名字被广泛报道。这位从潍坊学院走出来的姑娘,毅然选择奔赴新疆塔城市,肩负起戍边卫国的神圣职责。她在边防一线的坚守,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赤诚,成为舞剧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最铿锵的回响。她的故事告诉人们,潍院青年的担当,不仅在于舞台上的深情演绎,更在于边疆风沙中的默默屹立。

  一份选择诠释家国情怀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许多学子与新疆结缘的起点。

  潍院学子林建康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他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他面对的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广阔世界的好奇。

  当支教服务期结束后,林建康作出了一个坚定的决定:扎根新疆,将短暂的志愿服务延伸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就是我的初心。大学期间我还当了两年兵,年轻人就应该为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林建康说。

  自西部计划实施以来,潍坊学院已累计选派近500名志愿者奔赴西部,在基层一线淬炼成长,这不仅体现了学院“铸魂育人”实践体系的扎实成效,也是对“绵绵鲁疆情”最深刻的诠释。学校构建的“志愿者+项目办+团干部”联动机制,为像林建康这样的志愿者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放心去、安心留、踏实干”。

  一片热土见证深情厚谊

  “感谢贵校师生以热情服务与专业水准赢得当地干部群众、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支教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近日,潍坊学院收到了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2025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喀同心·育见未来”志愿支教团队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创新推出“五色”课堂,丰富当地学生生活,搭建起鲁喀交流桥梁。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学校26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积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实际行动书写西部耕耘的青春故事。

  从《援疆女兵》中齐鲁儿女开辟荆荒,到今日张书凝、林建康等潍院学子戍边支教,变化的是一代代人的面孔,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6月,潍坊学院党委书记来逢波赴新疆与喀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潍坊学院成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帮扶高校。“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干,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融合,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鲁疆两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来逢波表示。

作者:曹儒峰 韩金伶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