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 建设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01 12:33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6月刊作者:赵长林 陈国华 A+A-
-分享-

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现已成为国家和省级政府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山东省是较早以人才培养类型为基点,对所有省属本科高校实施分类管理,推动应用型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省份。2010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在省属高校重点建设35所应用基础型、1015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并于2011年全面组织实施。2014年,全国178所高校发布《驻马店共识》,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真正实现“四个转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主要指向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在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上,纷纷出台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新举措,旨在对标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立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新体系。

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新机遇、新要求,如何建设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应答的问题。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看,“应用型本科”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中已然出现的一种办学类型。一是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社会基础即为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产生巨大需求。二是传统学术型高等教育体系难以适应,或者难以独立支撑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人才需求。

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看,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形式上表现为高校规模扩张、数量增长,这本质上是一种质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本专科生的毛入学率只有0.26%,1990年才达到3.4%。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倍增,又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上,尤其是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建设也就自然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议题。

应用型本科是指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工程技术、管理、经营等专业人才,开展面向生产实践解决真实技术难题的应用型技术研究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一种办学类型,但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类型。如1848年建校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原本为美国威斯康星州公立赠地学院,以农机为特色的典型地方应用型本科,至今已发展成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公立世界一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也是系统首倡社会服务、产教融合,走应用型教学科研发展道路成长起来的世界一流大学。建校170余年来,持续传承并发展着范海斯所倡导的“威斯康星理念”,即通过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来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第三职能,在为州政府、工厂、企业、农村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把“真问题”带回学校持续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威斯康星大学通过面向社区开设“农场和工业短期课程”“家庭科学教育年会”,开展多学科的“威斯康星农业技术研究综合项目”,服务社会特殊群体的“威斯康星农民保健合作项目”“威斯康星免费钢琴先锋计划”等多元化的大学服务社会的项目和运行机制,持续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当然,注重文理学院发展、追求卓越教学和教学的学术性、注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也共同促进这所公立地方应用型本科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

因此,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办学类型,它不应是一种静态的类型,鼓励应用型本科向更高水平发展是一种有益选择。如近期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山东省“双高”建设计划、江苏省“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计划,均说明对高校实施分类管理,不是或者主要不是阻止学院争相升格大学、追求硕士博士授权点的问题,而应是解决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现代化强国进程中,解决对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科技研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工程技术、产业优势的问题,实现高质量升格发展。

山东省属本科高校,既有新建本科院校,又有教学科研基础较厚重的本科院校,同时将新建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纳入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这样,既可以把我省于2011年在全国较早实施的应用基础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纳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宏观历程,又可以发挥“双高”建设政策导向,引导新建本科高校真正成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以开展应用型技术研究为主、以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以发展理工农医等应用学科专业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各自办学定位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则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建设高质量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在以下领域取得比较优势。一是建立起支撑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大学精神与文化。二是通过深化综合改革,破解大学行政化、功利化弊病。三是高校自身应借鉴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经验,注重差异化、个性化、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四是真心实意坚持扎根地方、服务行业企业,科学认识应用型发展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校政校地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的基本战略。五是坚持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生产线,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优化升级中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六是在本科专业建设上,要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坚持适应与引领并重,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统筹规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科专业基础与职业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强化OBE理念,倡导案例教学、项目教学、PBL教学方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七是科学研究应坚持解决应用技术难题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改造升级面临的“真问题”“具体技术难题”,校企共同开展联合攻关。八是政府在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上,应加大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的应用性强、问题真实具体的科技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

通过综合施策,高校自身在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应用转型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进位发展中,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实力、服务社会能力、区域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会大幅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将达到优质水平,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成为特色鲜明,并在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集群中走在前列的典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

(作者简介:赵长林,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陈国华,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作者:赵长林 陈国华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