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党总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结合高等教育和航空产业实际,从实处着手,向实处发力,以“党建红+航空蓝”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和保障学院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将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之际,飞行学院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抓实学习教育,引领思想“上高度”
飞行学院党总支着眼理论武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为契机,利用红色资源,融合行业标准,构建起“党建红+航空蓝”的学习教育模式。学院在渤海革命烈士纪念园举行了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大会,让师生在现场感悟老渤海革命精神。同时,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党总支中心组理论学习,每两周组织一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每周给学生上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学院还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以国家功勋机长张凤仪、五星机长孙乐寅、学院毕业生机长教员王仁冲等为主讲人的“机长大讲堂”,累计进行红色航空史、航空报国精神专题教育达70余次。
在系列学习教育的影响下,飞行学院师生“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自觉落实“两个维护”。2017年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9年通用航空运行与控制研究创新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2019年飞行学院航空科普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学生自发组成的“国旗班”,14年来护旗升旗行程达1.2万余公里,风雨无阻。学院13个班集体先后获评全国先进班集体、山东省优秀班集体。在2017年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中,学院飞行技术专业被评为三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一专业并列,以飞行技术为核心的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建设群,获建设经费2000万元。学院交通运输学科作为学校一流建设学科,获批中美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并申报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通过省学位委员会评审,并上报国家学位办审批。飞行学院办学质量日益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等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受到国家民航局和各大航空公司广泛赞誉。
夯实组织基础,政治功能“增强度”
为进一步抓好班子建设,学院党总支实行党建责任清单管理和任务销号制度,着力打造“党性觉悟强、政治能力强、创新观念强、工作作风强、自律意识强”的“五强”领导班子。一是强化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与校党委签署《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班子成员公开廉政承诺,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标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化,充分发挥政治前置把关作用,严把“四个关口”,即教育教学严把政治方向关;学术研究严把政治立场关;人才队伍严把政治素质关;学生培养严把政治品德关。二是优化党支部设置,针对航空专业特点,成立2个教工党支部和4个学生党支部,严格落实支部“双带头人”配备原则,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教工党员在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抓严抓实抓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严肃化。四是鼓励支部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一切工作在支部落实、在支部见效、在支部升华。五是积极吸纳高级知识分子向党组织靠拢,提升队伍服务质量,目前学院教工党员在全院党员中占比已达67%。
与此同时,学院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实际和民航业从业要求,制定并实施《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规定》,延展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和管理监督链条,有效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风清气正人思进、干事创业争一流的政治生态蔚然形成,取得显著效果。
密实党群关系,凝聚人心“有温度”
飞行学院实施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帮带一名青年教师、负责一名家庭贫困学生就业、指导一个学生社团、开展一项党建研究项目、包干一项年度重点工作的“五个一”工程,让领导干部既带着干,又一起干,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干事创业的带动力。为切实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为师生办实事的能力,学院实行班子成员开门办公制度,党政领导定期深入学生宿舍、课堂和各教研室进行调研和指导,有力落实院领导“五联系”制度,密切联系走访师生,每周与学生同吃一次“空勤灶”,每学期与每名教师进行一次谈心,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实现需求与服务的无缝衔接。此外,学院还实施教师“学历+技能”提升计划,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内外航空公司和航校进行顶岗锻炼和飞行实践,助推教师职业发展。
在学院党总支的努力与影响下,师生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对职业的认同感、对生活的幸福感与日俱增,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教师中有5人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3人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70人次考取私、商、仪、航线运输执照,7人取得高级地面理论教员资质,2人取得飞行教员资质,3人考取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航空英语教员资格证,10人获聘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兼职教员。建院以来,学院共有2632名毕业生成为飞行员。其中,563人晋升为机长,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出飞率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另有814名毕业生分别从事机务、空管、签派等工作。学院所在的滨州市因此成为国内第六大民航人才培养基地,滨州学院航空特色也成为滨州市的城市名片和山东高等教育的亮丽名片。
落实党建引领,干事创业“加力度”
飞行学院始终坚持以政治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树牢鲜明政治导向、服务师生导向和干事创业导向,带领师生砥砺奋进、攻坚克难。15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学院凝练出面对“师范基础转航空、白手起家办特色、质量发展争一流”重大课题,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断挑战“不可能”的干事创业精神。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始终冲在前面,既谋大事,又干具体事,既当“吹号员”,又当“排头兵”,始终与师生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和节假日,带头树立了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优良作风。学院辅导员也与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食堂里、宿舍里、活动中,他们每年与学生谈心谈话都在3000人次以上,为学生解开思想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老师们自觉舍小顾大、以校为家,钻研业务、潜心育人,15年来始终保持着“课前早到十分、不晚一秒”的敬业精神和“每节课都是精品课”的工作态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植入专业课教学,有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细落实。2020年8月,由滨州学院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发起,原国家民航局局长杨元元担任编写委员会主任,全国15所民航类高校共同参与的飞行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出版发行。这套教材一共15本,其中飞行学院教师担任主编的达5本。学生们爱党爱国、发奋成才,涌现出深圳航空公司学员中队副中队长王富磊、勇救86岁倒地老人的“雷锋式好青年”杨浩哲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学院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王同印,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党总支书记。)
作者:王同印
编辑:扈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