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闯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那时我正读高三,“停课不停学”是我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话。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复工复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全国一盘棋,党群一条心。我作为这场战役的亲历者,目睹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危难时的治国理政能力,作为这场战役的受益者,也更加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转眼到了2021年春节,我已成为一名大学生。在学校团委的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青鸟计划,在当地团县委办公室实习。这次实习经历不仅充实了我的假期,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我获得了价值感和成就感,也切实服务了他人。
在工作中,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我积极参加了共青团夏津县委联合在外鄃城学子开展的“寄希望 扶智志 燃梦想 铸辉煌”结对“希望小屋”项目受助儿童公益走访活动,并与受助儿童结对。我们给受助儿童送去了亲手制作的礼物和贺卡,同孩子们共读了我们捐赠的书籍,观看了我们制作的大学生活的视频,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经历向他们讲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家境一般的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曾接受过国家助学政策的帮扶和党的关怀。如今,从受助者变为帮助者,身份的转变让我对这些孩子更为理解。这些接受帮扶的孩子多在8到12岁之间,小小年纪便遭受了家庭的重大变故,或失去父母,或父母重病……但是他们没有停止对未来的憧憬,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
与我结对的是一名正在上初二的小女孩雅茹(化名),小小年纪便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第一眼见她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原生家庭使她自卑,但她心中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力量。在谈到心仪的大学时,我在雅茹的眼中看到了光。那是充满希望、朝气与活力的光。我深受触动:每当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喜欢怨天尤人,感叹生活的艰辛,但在亲眼见证了这群孩子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现在经历的都不算什么……
实习期间,我亲眼见证了党和国家给普通百姓送去的关怀。临近新春佳节,团委给贫困家庭的老人送去棉衣,给“希望小屋”的孩子们送去书籍。党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作为党最牵挂的人,又有何理由不为国家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呢?
爱国的少年心总是相通的。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是我此次实习之后的收获和感触。更加懂得了正是党的领导、国家的关怀,才让每一个处在困境的孩子,能够被听见、被看到、被重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为能够通过实践为社会尽一份力量而深感光荣,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为建党一百周年送上我的祝福。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作为新时代求学路上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应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我愿以此次社会实践为起点,做时代的弄潮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作者:青岛科技大学 时宇佳
编辑:扈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