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我心中 | 心中向党,所向披靡
发布时间:2021-08-17 06:32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7、8月刊作者:山东财经大学 于逸群 A+A-
-分享-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的整体,是由千千万万平凡的人组成。这些平凡的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共同创造了一个个振兴中华的丰功伟绩,铸就了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不久前,我偶遇了一位参加过3次国庆大阅兵的老党员———刘均成。他于1936年出生,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至1959年,他连续3次以驾驶员的身份参加国庆大阅兵,亲眼见到了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刘均成老人获得过一次三等功和无数次“五好”,退伍后仍然保持着在部队里的作风,干活下力从不偷懒。如今,在村子的发展中,他更是时刻发挥一名老党员的表率作用。谈及中国共产党,老人激动地连连称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永远忘不了当兵的日子,我非常满足现在的生活。这都是党和人民的功劳!”这就是老党员永远爱党的信念的力量。

其实,无论是刻意尘封功绩65年的95岁老战士张富清,还是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李文祥,抑或是刚刚谈及的刘均成老人,他们都是无数平凡却伟大的共产党员的缩影。这些伟大的共产党员背后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一心向党的老英雄战士。或许他们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知道,可他们的人生之花早已绽放在了最美的时刻。正是他们的平凡,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如果没有他们这些舍生忘死、敢为人先的个体,如果没有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怎么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年主持人董星辰曾这样评价英雄:“他们是前行者,你我也可以循着他们的足迹,成为巍峨高山的一部分。”当代青年是时代的后浪,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领路人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我们当代青年作为时代之后浪,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在成为一名大学生后,我的思想逐渐成熟。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之大格局,我坚定地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团体,其号召与协调能力可与中国共产党相提并论,这勉励我开始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疫情之下,万众一心,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党和人民同频共振,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告诫青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是的,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这艘远洋巨轮已开始远航。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应牢记习总书记的教诲,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如果每一个人都活成一束光,中国就必将是一轮闪耀的太阳。愿我们都向往光、传递光,变成光、让中国旋律响彻寰宇,让赤旗迎风飘扬。

作者:山东财经大学 于逸群

编辑:扈美辰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