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哈里之窗”与有效沟通——高校班导师经常性思想工作中“谈心致效”传播互动模式的选取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0-08-31 10:01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2020年7、8月刊作者:尚玉翠 王保友 A+A-
-分享-

  摘要:“约哈里之窗”是研究人际交流(传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模型,它根据人们人际交往中对自我信息公开、对他人信息反馈以及对自我潜能开发程度的不同,将人的心理区域划分为四个窗格:透明窗格(开放区)、不透明窗格(盲点区)、隐蔽窗格(隐秘区)和未知窗格(黑箱区)。借鉴“约哈里之窗”理论,可将人际沟通(传播)的主导类型划分为四种:开放型、主张型、慎重型和孤立型。谈心作为高校开展思想工作的重要方法,本身即为典型的人际沟通与心理互动过程。因此,借助传播和心理学的知识来构建有效的谈心沟通模式,既有理论可行性,又有实践必要性。

  关键词:约哈里之窗;有效沟通;高校班导师;经常性思想工作;谈心

作者:尚玉翠 王保友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